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 清廷危机 (1 / 2)
时间翻过崇祯十六年,来到弘光元年,西北战事失利的消息也传到了北京,多尔衮惊怒交集,下令吴三桂部汉军死守山西,一定要守住这片北京西部的战略缓冲地带。而直隶中南部的民乱也让多尔衮焦头烂额,开始后悔不听洪承畴之言,贸然施行剃发易服的决策,但后悔也是于事无补,情急之下,也顾不得其他,严令诸路汉军集结,南下消灭民乱。
清军在西线战场先胜后败,先是打得李自成节节败退,使大顺军势力龟缩关中不敢东进,继而千里奔袭洛阳,杀到李自成后方,差点把李自成包了饺子。
大顺军损失惨重,半年内连败十余战,伤亡十余万精锐。李自成赖以征战四方的大顺军老底子损失的七七八八,虽然明面上大顺军总兵力仍然还有二十万之众,但实际上能征惯战的部队不过四五万人了,几乎全部集中在潼关一线,根本不能组织对清军的反击。而其余的部队绝大多数都是老弱新兵,没有像样的战斗力,且分散驻守在陕甘各地,实力已经一落千丈。
原本大顺军控制下的洛阳也在短时间内易主,变成新军的战利品。整个河南,李自成的势力几乎被横扫一空,如今大顺军的地盘只有陕甘一隅及汉中的少部分地区,早已不复年初的盛景。
清军这边也不好过,虽然吴三桂等汉藩一直都是清军中充当炮灰的角色,但这些人都是私下里捞好处的老手,汉军的实际数量早已超过了满蒙八旗的总和。据朱浩得到的情报分析,仅仅吴三桂部明面上虽然还是四万人编制,实际人数已经接近八万,已经引起了多尔衮的猜疑,但目前清廷正值用人之际,多尔衮也不敢贸然翻脸,其余耿精忠、尚可喜等人也都在暗地里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实力。
而清军一直所依仗的主心骨,满蒙八旗兵再一次遭到惨败,阿济格战死,两万多精锐八旗兵被歼灭,让清廷一下子元气大伤,满八旗兵一下子降到了不到四万人,不但远比汉军人少,还大大少于蒙古八旗,是努尔哈赤时代以来最为危机的时刻。多尔衮得到的消息,洛阳惨败后,一些蒙古王公开始多次密议,虽然不知道他们什么想法,但多半不是好事。
军事上失利只是一个方面,政治上的失误却是另一个致命的缺陷。冀中南出现的大规模民乱严重威胁着北京的安危,这是多尔衮政治生涯的一个极大的败笔。本来冀中南地区位于大平原,多数地方都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种地势对骑兵作战极为有利,即便有什么战事,只要八旗铁骑一出,便可无往不利,这也是崇祯年间清军多次入关劫掠,在直隶纵横无敌的一个重要原因。
冀中南北靠京师,南部直接与新军势力范围相接,西部是连绵的太行山,东部是黄河,自古以来便是南北交通的战略要地。
因此,无论是多尔衮、洪承畴还是朱浩都将冀中南看作一个极具战略价值的缓冲地带,可以说,冀中南的归属和经营,直接影响明清双方的战争走势。一旦此地被清军占据,即便新军仗着犀利的火器,也要耗费无数的精力才能通过这片区域。反过来,如果该地被新军占据并经营妥当,便直接压缩了清廷的战略空间。
可惜多尔衮立足未稳,便急着搞种族压迫,逼得百姓造反,让这片战略要地被朱浩渗透,冀中南的军民依靠南方的支援开展游击战,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战术,尤其是各个农村,百姓在村庄周边挖掘大量陷阱和坑道,部分地方还埋设地雷,将前来镇压的汉军整的苦不堪言,重现后世敌后群众抗击日寇的火爆。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春,南北对抗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地步,清军与新军已无缓冲,成了直接面对面的形势,一场大规模的决战必不可免。多尔衮心急如焚,内忧外患之下与明军尤其是新军进行决战,极为危险。因此在正月的第一次朝会上,多尔衮迫不及待的接受了洪承畴提出的五项改革意见。
其一,立即取消剃发易服制度和圈地制度。严令各地招抚流民,安定生产。
其二,加大火器研制和生产力度,除骑兵外,其余汉军全部装备成火枪兵,加紧制造枪炮,以对抗新军。
其三,提升清廷中汉臣尤其是明朝遗臣的地位,在部分权力上赋予其与满人同等的待遇,以拉拢汉族官僚地主阶级。并允许其自行举办团练,镇压各地民变。
其四,号召满蒙贵族及清廷内的汉臣捐款捐粮,共同渡过难关。
其五,逼迫小皇帝常舒连下三道罪己诏,收买人心。
以上五条除了第三条外,倒还算可行,多尔衮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新五条上,以期振兴大清,对抗南明。但洪承畴心里却是有苦说不出,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战略家,他看得出来,若要新五条发挥作用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出三个月,南方必定会有大的动作,这点时间根本不够。况且第三条改革严重损害了满洲贵族的利益,一些原来便对多尔衮不满的人乘机兴风作浪,认为都是多尔衮导致的这一切,甚至有人叫嚣要他下野。一直留在关外看守皇陵的豪格也抓住这次机会联络旧部,意图在沈阳建立班底,与多尔衮的****分庭抗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