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 收复湖南 (2 / 2)
此时躲在长沙城内的左良玉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他自以为了解三镇的德行,不会对自己紧逼的,没想到一开始三镇便打出真火,弄得他措手不及,悔不该分散兵力,把地盘看的太重,而应该集中兵力固守长沙,方有可能击败三镇,求得一时缓机。
但事已至此,已经无路可退,在清军发动攻势接应自己之前,一定要坚持住。左良玉疯了似的在长沙附近大肆搜刮粮草,抓捕壮丁充军,短短时日内便搜罗了十万部队,凭借长沙坚城开始抵御三镇的围攻。
攻城战打的就是实力和耐心,双方将领都是作战多年的老油子,当然知道其中关键,三镇军仗着背后有朝廷的支持和武昌新军的支援,对长沙城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连续几天,城内外都是炮火连天,喊杀声连续不断。
左良玉被逼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即便是马上投降也逃不掉严惩,狠心之下,带着督战队四处督战,看见畏惧不前的人二话不说直接斩杀,以图稳定军心。
他的做法实属无奈之举,本来对外宣传的二十万大军不过是一个噱头,长沙城里真正能够作战的部队不过四万余人,即便他大肆征兵扩军,也不过十万人,这里面大部分还都是些新兵和老弱病残,很多人一见这种血腥场面早就吓破胆了,哪里还有像样的抵抗,若不是他的极力弹压,说不定早就溃败不止了。
而三镇军队本就是征战多年的老兵,算是明末时期有数的精锐,虽然比新军差的很远,但人都有欺软怕硬的心理,对付一群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心理上没有压力。
双方大战了数日,左良玉凭借坚固的城防打退了三镇军的十几次进攻,杀死杀伤数万人,但自身消耗也是十分惨重,不但新征部队死伤过半,连自己多年赖以立本的嫡系部队也损失了一万多人,让他心都在滴血。最糟糕的是城内弹药已经不多了!
这些年左良玉通过购买和仿制也装备了三万火枪军,但制造能力始终是一个制约他发展的瓶颈,他的底蕴太差,连张献忠都不如,军火产量仅能满足平时的消耗,遇到大战便不能持久。而三镇军得到后方源源不断的弹药供应,根本没有力竭的时候。若不是三镇军兵力少于自己而且朝廷又没有加派援军,恐怕长沙城早已被攻破。
三镇军这边,压力也是极大,左军死战不退,给自己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黄得功部四万人只剩下两万多,刘良佐和刘泽清两部也剩下了不到三万人。
仗打到这个份上,除了黄得功外,双方都萌生退意。尤其是刘良佐和刘泽清几次商议,如何才能保住各自的兵力,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若是拼光了就完蛋了,他们跟黄得功不同,都是有污点的人,没有点实力傍身,恐怕分分钟就被除掉。
就在几人各怀鬼胎的时候,朝廷传来旨意,严令三镇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左良玉,谁敢怠战不前,立斩不赦。这道突然出现的圣旨让二刘陷入两难的境地。他们本想顺势反了**,但细想之下,不敢冒险,因为黄得功近在眼前,这人极度忠于朝廷,恐怕到时候没等新军前来,黄得功就把自己哥俩收拾了。
思虑再三,二刘还是决定再拼一把,暂时熄灭了撤退之心,而是督促本部努力攻城。
双方的战事还在继续,但鉴于两军的实力基本相当,短时间内恐怕无法分出胜负。就在双方死命鏖战的间隙,一个消息传来,北方的厉兵秣马准备两个多月的清军于九月末再度出击,兵分两路,一路在多铎统领下向西攻破大顺军驻守的井陉,攻入山西,一路则由阿济格统领向西南绕过新军防线,向豫西挺近,兵锋直指洛阳。李自成顽强抵抗,但碍于军事政治上的劣势,节节败退。
到十一月初,李自成终于放弃山西,渡黄河而退守西安,紧守关中。山西全境落入清军之手,原本投降大顺的大同总兵姜襄在清军围攻下放弃抵抗,投降满清。阿济格部清军仗着优势骑兵的机动力,千里奔袭,几乎于同一时间攻破洛阳,败洛阳守将白旺,打通了关中东南的通道。李自成陷入两面夹击之中,连续派人向朱浩发出求救信,要求新军立即出兵解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