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三桂降清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三桂降清 (2 / 2)
        城墙上的吴三桂此刻也顾不得藏私了,知道唯有以火器才能压制火器,便命令五千火枪手列阵城墙,开始了与大顺军的对射。

        一旦开始了火枪对射,大顺军火器的优势也被抵消,这样双方又回到原点,只能靠士兵的作战意志和人数定胜负了。

        随着一阵阵噼里啪啦的开枪声,双方火枪开始了鸣叫,密集的弹雨不断的在城内外呼啸。大顺军凭借优势的兵力和火力,而吴军则凭借城墙的掩护,双方你来我往相互对射。

        密集的弹幕之下,大顺军的伤亡陡升,毕竟是野战,没有掩护,而双方的火枪质量都差不多,你能打得到我,我也射的着你,都是纸弹枪,并无明显差距。

        自二次松山战役后,纸弹枪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制造工艺并不先进,加上战争需求,直接催生了对先进火器的开发研制。许多大势力已经没有必要从徐州购买了,都纷纷开始独立研制纸弹枪了。这些势力中,就属满清和李自成最成规模。李自成在洛阳、西安等根据地建立的火器作坊月生产量已达五千支。而满清依靠倾国之力,产量更高,即便是吴三桂这种一地军阀也能进行小规模的仿制了。

        吴三桂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大顺军士兵,心下凛然,人数上的差距无法抹平,让他在这场战斗一开始就处于劣势。敌方无论是刘宗敏还是袁宗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作战经验未必比自己差。且看大顺军战阵严密,进退有度,就知道这场战斗非常艰难,若是没有外力干涉,失败几乎成定局,这不禁让他想起五天前的境遇。

        那是他刚刚接到北京动乱,家眷被害的时候,气急败坏之时,他也在思考今后的何去何从。跟李自成已经撕破脸皮,没有缓和的可能。而南方太过遥远,没有自己的根基,也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那么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关外的满清势力。

        心底里吴三桂是不愿意跟满清有所接触的,他不想背上汉奸的骂名。但形势比人强,走投无路之下,为了争得一线生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后世主流说法认为,吴三桂之所以降清,最大因素就是被李自成逼的狠了,情急之下来不及仔细考虑,加上先前已经投靠满清的汉臣同僚鼓动以致有此行为。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吴三桂此人本来就是利益至上之辈,民族观念在他心里并不能主导他的意志,如果说吴三桂是个枭雄,还不如说他是个政治投机客,反正朱浩是倾向于后者的说法,因此对吴三桂他的看法就是必须剿灭,在他的阵营中绝对不能允许投机客的出现。

        李自成大张旗鼓的东征,权衡利弊之后,吴三桂派人带书信送往清军大营,而此时的满清内部已经准备完毕,大军也已经开拔,因为山海关形势还不明朗,多尔衮等不起战果,便沿用老办法,准备沿北京北的密云等地进入关内。

        这次清军入关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几乎是倾国之力出动,除了济尔哈朗统三万八旗留守沈阳外,全国总动员,共召集了满蒙汉三军约八万人马,另外还从朝鲜召集了五万后备军聚集辽东,成败在此一举。

        正当清军默默的向辽西进发的时候,却意外地遇上了吴三桂的使者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携带求援书信,内写:“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王以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会,诚难再得之时也。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酧,不敢食言。”大意是他想给明朝报仇,但自己实力弱小,因此请清军援手,事成之后割地赔款给满清。

        多尔衮接信后大喜,当即决定改变进军路线,直趋山海关,准备参与顺吴之争。洞悉了吴三桂之心后,在洪承畴建议下,给吴三桂回信:“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今亦勿因前故尚复怀疑。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山河之永也。”大意是只要吴三桂降清,可封为藩王,永享富贵。吴三桂接到回信并未立即答应,而多尔衮也未催促,而是到达山海关外便停军不前,观望局势。

        且说大顺军与吴军大战一天,双方成了僵局之势,虽然吴军兵少,但据城而守,大顺军攻势虽猛但急切之间也不能攻破城池。

        一天的战斗下来,大顺军损失了四千多人,大多数伤亡在吴军火枪之下,而吴三桂也不好过,火枪手伤亡两千余。总的来说双方还未伤筋动骨。

        第二日双方继续激战,李自成亲自披挂击鼓,激励士气,大顺军未受到昨日进攻受阻的影响,依然士气高昂,悍不畏死,攻势比之前更加猛烈。而吴军本就人少,能抵挡大顺军一天的进攻已经十分吃力,因此在大顺军新的攻势下,抵抗的十分艰难,伤亡渐渐增多。

        战斗进行到第三天上午,吴军已有不支之势,伤亡过万。据守北翼城的一支吴军向大顺军投降。吴三桂见情况危急,亲自带领部分兵马和当地乡绅冲出关门,请清军立即参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