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三桂降清 (1 / 2)
满清这边正了秘密入关积极准备着,北京方面的大顺朝廷却是炸开了锅,正在准备接受小皇帝禅让的李自成接到消息,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宣布与大顺朝势不两立!
这还了得,虽然李自成还未正式祭天登基,但好歹已经君临天下,吴三桂跳梁小丑竟然不服从管教,让本来就对他印象不好的李自成更是雷霆震怒,立即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讨伐吴三桂的事宜。
农民军文臣武将经过十几年的征战,现在又入主北京,推翻大明,心境早已不是之前的水平了,几乎所有人都开始以天朝正统自居,怎能容忍吴三桂的“叛变”?不出意外,李自成的决议得到一致同意。
李自成也不含糊,立即整备大军,准备出发。五月三十日,李自成命大将谷英镇守北京,并给他留下一万部队守城,自己亲率刘宗敏、袁宗第两大主力军共八万人气势汹汹的直奔山海关而去。
此时的吴三桂也不是没有还击之力,北京陷落后,明朝京东总兵唐通被迫向李自成投降,但并没有受到大顺军重视,李自成也没有让唐通入京觐见,而是直接一道诏令让他率本部兵马东进,先期与吴三桂接洽,以便顺利接收山海关这座战略要地。
唐通虽然投降了大顺军,但事实上手里还握有七八千兵力,他也是不甘于寂寞之辈。不过这些兵马在李自成眼里不算什么,在吴三桂眼里也没有什么威胁,因此夹在两方之间非常尴尬。
虽然李自成和吴三桂当时并未撕破脸皮,而且吴三桂也表示出跟李自成和谈的意思,但唐通对吴三桂非常了解,知道这也是一尊枭雄人物,不敢过分,在找到吴三桂后便闷声不响等待李自成的旨意。吴三桂虽然倾向于投降大顺,但还是留了一手,手下兵马时刻处于战备状态。
后来北京动乱的消息传来,吴三桂又惊又怒,下定与李自成对抗的决心。他先是不动声色,以要归降大顺朝的名义将唐通骗来,将其杀掉,然后出动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唐通部队。
一方是战备多时又人多势众,一方毫无提防战力薄弱,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没有像样的战斗,唐通部许多将领本来就认识吴三桂,加上他的一番怀柔,干脆将这近万人马给收编了过来,这样一来,吴三桂的山海关部队就有了五万兵马,虽然仍比不了大顺军,但已经不是没有一搏之力了。
但吴三桂还需要准备的时间,于是伪造了一份投降书,说自己悔恨之前的行为,将亲自前往李自成跟前谢罪投降。天真的李自成竟然相信了他,于是在三河县驻军等待吴三桂的投降。在这关键时刻,李自成受骗了,他派明朝降官密云巡抚王则尧以兵政府尚书的官衔去山海关同吴三桂谈判,随即放慢了进军速度。从北京到山海关大约五天可达,大顺军却在八天之后进抵关西。这时,才知道王则尧已被拘押,吴三桂的军队在关内沿石河一线做好了作战准备,受骗的李自成狂怒不已,下令全军急行军,不惜一切代价歼灭吴三桂。
六月初八日,大顺军抵达山海关外,这时吴三桂军在关内沿石河一线做好了作战准备。
次日上午,山海关战役打响。李自成为了全歼关辽兵,同时防止吴三桂部被击败后引残部出关降清,作出用兵部署:把主力放在石河西,另外派遣部分军队包抄至关内外,进攻山海关的东罗城、西罗城、北翼城。
双方主力一开始便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大顺军多是野战火炮,足有四五十门,机动性强,火力猛。吴军则几乎是清一色的守城大炮,火力也不弱,射程极远,一开始可谓是平分秋色。但大顺军炮兵经过连番战斗,作战经验已不是之前的农民军水平了,随着战斗深入,大顺军炮兵打的越来越顺手,山海关城墙上的吴军大炮渐渐的开始被压制。
这种热兵器作战最能体现武器上的优劣,吴三桂虽然近几年也看到了火器的好处,并倾尽心血打造火器部队,但有限的财力全被投入到火枪军的建设上了,即便这样,因为山海关一隅之地,没有更大的财力支持,也仅仅打造出一万多火器军,已经是吴三桂的最大极限了,更何况火炮部队了,跟大顺军一比,差的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虽然这次大顺军东征带的火炮数量不多,但都是经过战火的洗礼,战斗力远在吴军之上。
炮战持续了一个小时,吴军渐渐不支,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火炮被大顺军强大的火力给打残,剩下的火炮也渐渐被压制,守军的优势荡然无存。不少大顺军火炮还直接轰在城墙上,打的石屑纷飞,城楼都被炸塌了半边。
李自成对大顺军的攻势也是比较满意,见时候差不多了,便命令部队开始冲锋,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山海关城。
还是沿用老战术,步兵冲锋在前,火枪军在后给以大范围的火力掩护。大顺军此次出征带来了三万火枪军,数量上对吴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