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1 / 2)
        真是疯狂地年代,疯狂的南美白对虾。白老板的幼体,也就是虾卵,买到50元一万。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他的场,每晚能产3500来万幼体。他每晚发技术员50,工人15元奖金。条件是:85万打包,按100万发货。所有人必须守口如瓶,保密。这样操作,产量就变成了4000万以上。每晚有20多万的现金收入,数钱数得手痛。说台湾人小气也好,会节约也好。反正在跳蚤市场,买的几个二手数钞机,没多久就全部报废。

        来买幼体的虾苗场老板,疯抢幼体。小车、摩托车排到了大马路上。不怪白老板的幼体贵。只要能抢到二袋,放一个池。半个多月,就能出100万苗。600元一万,6万元到手。抢四袋,就抢回一部小汽车。

        也别怪苗贵,虾也卖疯了。一个养虾池放40多50万苗。就能抓一万多斤虾。45到50元一斤。不带足50万元钞票,装虾水车还真开不走。

        竹香他们的也赶上了顺风车。按照丁教授的意见,在池里先卖掉一万对。池边现抓现卖。75元一对,不还价。

        丁教授的重点放在卖亲虾这边。偶尔过那边去看看。汪总主要盯那边。每天开车来回跑。竹香则主要负责养殖这一块。附带着跟教授学选亲虾,操持卖虾。偶尔也过那边溜溜。

        教授反复叮嘱捕捞民工,一定要特别特别地小心。虾养了这么久,到抓上来的时候损伤报废,钱不钱的不说,确实是太可惜了。她穿了一身连体雨裤,下池监督抓虾。一网尽量少捞,而且控制起网速度。

        看看教授淘汰的虾。觉得有点可惜,又细心地选出一些认为还勉强可以的。准备回笼,再倒回池里去。

        “别,别倒回里去了。”教授制止她。

        “为什么呀。那些畸形,长不齐全;外形不漂亮的;还有那些公虾精荚有黑点的,都通通剔除去了呀。这些只是个头小一点,放回池去,很快就长大了。”

        “竹香经理呀,不是这么个概念。同一批虾,喂养条件相同。不管什么原因,长得慢的,吃没问题,做亲虾,可就不行啰。海水种子工程,是个浩大繁杂的艰巨工程。我看你是个爱动脑筋,爱学习,爱问为什么的女老总。等忙完了这阵子,只要不嫌烦、不嫌啰嗦。我慢慢跟你细说和讲解。”

        “怎么可能嫌烦,嫌啰嗦呀。在这方面,我真的是两眼一摸黑。但也有点好处,起码是张白纸。您说是不是呀。我巴不得您多传授点知识。您得收下我这个学生,帮我画出最美的图画。到时候,我一定请你喝茅台,或者路易十三。”

        “那,说好了,一言为定哟。”教授哈哈大笑。“竹香。你这女孩子,我喜欢。以后我不称呼你老总。就叫你竹香。你也别‘您您您’的称呼我。就称‘你’,喊声老师,我就蛮高兴了。我收了你这个学生。”

        教授行事确实严谨。买虾客户动手选定的亲虾,装车之前,他也还要审视一遍。按自己的标准,不时再挑出几条淘汰。这,让买家佩服不已。她也肃然起敬。教授给她上了很好的一课:做任何事必须严谨,要有科学的态度,要遵循科学的规律。钱,要赚,但要赚得光明磊落。不能赚昧心钱。

        卖剩的,准备经初选过后,全部运到南椰那边。养到准亲虾标准,打算再精选2000对,留下自用。其余的,150元一对,通通卖掉。

        工作重心,一下子转移到了南椰那边。除了她偶尔待在这边,操持处理一下养虾具体事务。三人基本上是早上同车去,晚上同车回。在车上,她有意把话头往虾上绕。教授倒也乐意接茬。像给学生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们俩懂得了很多。受益匪浅。

        做育苗的那个场子,已维修、整理得差不多了。地面该填的填,该铲的铲。铺水泥的铺水泥,贴瓷砖的贴瓷砖。还砌了几个花池、花坛,种了几棵长年不落叶的长青树。车间开裂的墙,拆掉重建不现实。便想法用膨胀螺丝,打在裂缝两边固定。然后用镀锌钢板焊住膨胀螺丝,扯住裂缝。进排水管道,电器线路,都检修翻新。生活住房也粉刷完善。

        只差把车间屋顶一盖,把苗池用无害树脂漆一漆,就可以交付使用了。

        吃过午饭。汪总和竹香准备去木料站,采购盖房顶的木料。考虑这几天大家都太累,便在街上买了个行军床。要教授别跟他们去了。在家安安稳稳地睡一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