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濮议之争引遐思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濮议之争引遐思 (4 / 6)
        斜刺里,袁宗皋强忍疲累,轻轻摆了摆手,“老夫随千岁之国安陆,操持兴府二十余载。二十春秋,弹指一挥间。而今千岁已去,老夫亦是垂垂老矣,可有些言语,如鲠在喉,委实是不吐不快。”

        “先生有何言语,但说无妨。”

        袁宗皋昂起头,看着愈发有英锐之气的倜傥少年郎,又是一声叹息,便如温厚长者般自顾自的言语起来。

        “前些年,大王日益痴迷黄老之言,终日里擒砂制贡,身子骨眼瞧着一日不如一日。身为兴府长史,苦劝无果,又不忍见大王有不忍言之事,乃有了落叶归根的心思。

        月前今大王升遐,世子尚在冲龄,老夫也只好熄了归于乡梓的心思,唯有鞠躬尽瘁而已。

        可如今,老夫想问上一问,世子到底是意欲何为?”

        朱厚熜僵在当场,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言语。

        袁宗皋添为兴府长史司长史,自张景明之后,便操持兴府庶务。兴府这一亩三分地上的风吹草动,是瞒不过他法眼的。

        可朱厚熜又该如何分说?

        难不成把智脑之事和盘托出?

        古来多少事,败便败在了机事不密之上?

        踌躇之间,袁宗皋沉声道:“孙九峰之事便也罢了。孙九峰为户部尚书时,南京织造吴经奏讨经费,孙九峰驳之;云南镇守张伦奏请开采银矿,孙九峰驳之;昔年,今上欲令裴德掌管太平仓,亦被孙九峰否决。

        自瑾逆之后,阉党虽伤筋动骨,其势犹在,孙九峰屡屡驳之,是以难有复起之机。也正因此故,千岁结交孙九峰,虽不妥,却不犯忌讳。

        可孙德成、费健斋又岂能同日而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