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农道 (5 / 5)
龙骨车之所以叫龙骨车,是利用链轮传动带动水槽的刮板翻转,水槽中,有一长串木制叶片用脊椎状的木榫连接,形似龙骨而得名。为这事,当年朗州司马刘禹锡还称呼它为汲水机,写诗赞美。可是,这本是三国时代的产物,到如今,普及了吗?很难的,因为造这样一个农具需要三四个木匠忙乎一个月。
她知道,即便再过一千年,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都还没有实现现代化。中国是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后,才开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而农村和农民,以其大地般的厚重和母亲般的包容,在长达七十年的时间内,为新中国完成工业的原始积累,不断向城市输血、三次接纳数以千万计的城市剩余劳力上山下乡,然后多少人又背起行囊走进陌生的城市为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流血流汗,这才等到共建生态文明的荣光那一天。
她缓缓道:“道长,你说刀耕火种、火耕水耨到底是不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蒲方甲摸了摸大胡子,笑道:“落后是肯定的,但也看你欲望有多大,还要看实际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如果你从不知饱足,坐拥金山银山也够花,后果必然是混乱和破坏;如果安贫乐道,小国寡民,桃花源里可耕田,其乐也融融。
然后像溪州,像溆浦和凤凰等一些地方,它是山区,或许刀耕火种还更适合它。山坡种杂粮,如苎麻、粟米、豆子、高粱和苞谷,二三月伐木割草放火,暴雨下种,三四年后弃而别垦。而平地水田,山麓到山腰为梯田,高坡畲田,不宜种谷子的高坡种桐、茶和杉树。
畲田,刨除树兜和草根、成材的树木砍伐一空;
刀耕,用刀砍倒树木和杂草,大树留桩,小树留根;
火种,把砍下的树木放火烧掉,既烧软了土地,也得到灰烬,以此为肥,不再深耕,就在地上戳洞撒种即可。
火耕水耨,颜师古注曰: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
刀耕火种,也叫游耕,类似于游牧和游猎,区别于深耕和轮种。它在每一块地上收获一次后,一般要等十年八年再来第二次。那当然,它在效率上远远比不上在一块水田可年复一年耕种甚至一年两熟三熟。
这些地方,穷是穷了点,但只要地盘够大,循环种养,便不会耗尽地力。”
王芳恍然,她刚才溪州回来,顿时一下明白了吴著冲为什么会在洛塔、老司城和王村有三个据点。其实,那就是游耕文明附带而来的制度和文化,洛塔那里是他的老巢,而老司城是收获地和游猎地,王村是他的商贸地。某种程度上,吴著冲或许便是以游耕文明败于彭氏的农耕文明。
但是,想想人类那些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地方,比如那些大农场,它们是不是比游耕更大幅度地在破坏自然环境?那些深入土壤的化肥农药,那些除草剂,那些转基因技术,就是农道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