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事实和观点
我做财务做久了,有个毛病,看啥都是一板一眼的,并且很容易被人影响。别人说啥我都觉得对,我都觉得是事情就是这样的。因为这个点,被吐槽无数次,有次和J闲聊的时候,我说我还能挣扎下,可能还是能做一个销售的,J说你要认清现实,你太容易被别人影响了,销售是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和底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你这既容易被人影响,又不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咋做销售。
L说每个人都得去做销售,做管理其实和和做销售差不多,都是对不确定性的管理。我其实和陌生人聊天的水平挺差,有些时候无从聊起,总会冷场一下。但是我经常要发快递,要和不同的快递小哥接触,总不能一句话都不说吧,从问工作忙不忙,到是哪里人再到怎么上次那个小哥没来了啊,去干嘛了呀等等最基础的寒暄开始,从和对方沟通产品,认识我们的产品,再到喝不喝酒呀,平时聚会喝什么酒啊,老家喝什么酒多啊,加个微信以后买酒找我,给你折扣之类的。因为管行政,接触的人就更加多了,感觉自己就是在不断地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地过程中更放得开了,不那么拘谨了。
说回事实和观点,经过上次商务谈判节节失败后,重新回过头来反思为什么会节节败退,而在IPO过程中和监管机构、中介机构或者银行进行商务谈判时能气定神闲,一是自己很清楚各方面的底线在哪里,二是能分辨出对方说的是事实还是观点,能用一系列的规则以及条款和对方进行沟通和博弈。而在卖酒的过程中,没了规则以及条条框框的限制,由于毫无边界可言,反而很容易把对方说的观点误当成了事实,然后总想着如何顺着对方的思路去说回来。这些反思让我想起了前东家一副总评价的我:我就是由于太专业,反而不是好事。当时不太能理解这句话啥意思,专业不好么?其实这句话放大了说就是思维被很多无形的边框给限制了,没有一颗开放和包容的心,分不清事实和观点。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或者我以为的事实,其实也就只是观点而已。
什么是事实,事实是描述在客观世界中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东西。事实代表了客观,在语言陈述中体现出理性。
什么是观点,观点是描述观察事实时个人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观点代表着主观,在语言陈述中体现出感性。
举个我们工作中的例子。就拿搬家之后发生续集来说吧。
上章提到过的设计图发群里了,我们的设计就是放货品的仓库放在入门处,办公区域放在最里面靠窗户那边。进办公区域的时候,得穿过一堆货物。这个设计稿当时没有人提反对意见,我就视同大家已经同意,并且按照这个执行了。待家搬完后,L他们出差回来了,看到办公室布置就觉得不合适,要穿过一片黑压压得货物才能到办公区域,直观感觉不好。在交流完后最终决定要换一下,1000多箱货,要挪个地方,问了快递的小哥说还不能用叉车,因为货品堆得太高,叉车叉可能会出问题,只能靠人搬。这次我吸取了搬家公司的经验教训,去掉中间商,直接去找了做装修的同学,让他帮忙找两个他的工人,休息的时候来帮忙搬,也很顺利,谈了个价格。接下来就是我心里不爽的时候了,凭什么设计图放群里了,没人提反对意见,现在搬完了来说不行。这不是故意找事么?于是就开始找L,至少得让他承担费用,理由很简单,在最开始我就把设计图发群里了,我遵循了工作中的公开原则,你当时没说不行,现在做完了来说不行,这费用得你承担。L和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争论,他觉得这个事情是由我来负责了,那么我就是这个事情的最终责任人,这期间任何一个错误或者失误,都应该由我来承担,我不同意。L这人太能说了,当时的我还没能觉醒,不知道事实和观点的时候,觉得他所说的全是事实,被他洗脑洗成功了,虽然心里不服气,但是还是接受了,最后决定费用我7他3。
现在就这个事情再重新来复盘,事实部分有哪些?责任归属,这个事情明确了由我来做,责任人是我。这个事情我全权负责,在决策之时没人提反对意见,那么这个事情就定了,管他设计出来是什么样的,设计图是不变的。观点部分有哪些?他在群里说没看到,理由是我没有明确提醒他,好不好看或者合不合适是他个人的观点,他觉得那样合适或者不合适,都是他的观点,他提出这个观点时,就应该为适应他的观点而去承担费用。
就好比苹果是红色的,这是个事实。我不喜欢红色的苹果,这是个观点一样。
这是个有意思的事情,自从我开始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去区分事实和观点之后,我在想去反驳或者争论时,或者已经反驳或者争论一两个回合以后,脑海里会浮现出:哦,他可能说的不是事实,是他的观点。然后就会不说话,或者转移话题。
今天在吃饭时,L说林同志吃饭时看手机,吃完饭后林同志在无聊的看着我们吃,于是L笑问是不是又想看手机了,林同志说:这个时候我的回答应该是“我的腿毛很长”。这段对话真的是有趣。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共事,确实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