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搬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搬家
  为嘛觉得这个点可以写,主要是被搬家公司坑了,想写写这些坑。估计很多人都被坑过。

  L在场地到期前2个月就说这个办公场地物业要收回了,我们需要另外找办公场地。这个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同事陈同志和我一起干这活,我还在满世界到处晃悠了,我这懒鬼,直接就把这个活给他了,跟他说让他去看办公场地,他倾向于办公场地和仓库分开,找共享仓库放酒品,共享仓库可以提供代发货服务。我说那就去看吧,反馈信息是在布吉那边有这类仓库,但是不提供看管服务,我说那怎么保证货品安全,我们这酒贵啊。后来他去场地看了看,说还是不行。离租期越来越近了,那只能我自己动手了,我还是熟人思维,首先问的朋友,哪里有性价比高的地方可以租。这里其实有个细节上的差异,陈同志更偏好网上找信息,我更偏好问熟人。南山、宝安等地方全部问了一遍,发现还是宝安便宜一些,于是重点问宝安地区,恰好一朋友在宝安某园区有个办公场地,说房租还便宜,又靠地铁口,于是我就来了,在他所在的物业去问,人一听,主要做仓库,办公场地占不到整个场地的三分之二,就说不行,这边园区有要求,一定要以办公为主。我就顺带问了另外有什么合适的地方没,他们就给我推了另外一个园区,也在这附近。这个时候我大概明白了这些物业中介都是信息共享的,都有群,问了一个人,就等于知道了绝大部分信息。于是我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感觉有点破旧,但是场地够大,唯一的缺点就是车位太紧张,大车进来不方便,卸货估计的从主干道搬进来。犹豫中往回走,另外一个中介骑着小电炉过来了,问我有没有兴趣看看其他地方的场地。我说行啊,然后我说了我的要求,他就带着我到处看,看了几天我就和他一样黑了,后来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个地方,感觉犹豫下可以了,但是朋友去看了下后觉得还是很欠缺,于是他又带我去了一个还在装修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办公场所,我觉得还行,就和L还有彭同志说你们过来看吧,看完之后没意见就拍板了,就这里了。

  后来我和中介小哥就成为了朋友,我觉得他是个很不错的销售,在我和上一家物业都已经达成初步意向时,还来试试机会,同时对我这种犹豫不决的客户,还不断的去推荐新的地方,直到我们满意为止,这期间态度一直非常诚恳,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在后来的时间里,我们都继续保持着联系,同时给他推荐了另外一个小单。他和我也继续维持着联系,说对每一个客户都会进行回访。

  办公场地确定下来后就是装修设计,装修设计的时候,按照我们的工作习惯,直接拉群,设计师把设计图直接放群里了,没人反对,我就直接把这个事情给过了。提这个点主要是对后面有个工作的思考放个引子。

  那时仓库还有1000多箱酒,我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打包酒品,找搬家公司,找人手准备搬家。找搬家公司这个事情就是个坑了,问了一主持过公司搬家的朋友,她建议找大品牌,不要找小搬家公司,理由是小搬家公司都是临时凑起来的团队,男女老少啥都有,而且容易丢失物品,想想也是,那就找的大的吧,首先想的就是吉米搬家,聊完后感觉好贵,要大几千了。问了好几家,都贵,而且对公司搬家看起来都不是那么专业(这纯粹是自己的观点,臆断),最后找了蚂蚁搬家,看了官网,写的特专业,打电话一问价格,900一车包人工,预计要2车,整体费用就是1800,比其他的报价低了很多,我感觉捡到了大便宜,就同意了,并且要求对方上门看,他说不用上门,只要你满足什么条件就行了。其实这个时候就应该警觉了,别的搬家公司都是上门看了后报的价格,唯独他们连上门都不上,咋就知道行了呢?当时想着还有一同事一起了,应该不会出啥幺蛾子。事与愿违,同事那些天恰好闹情绪,在搬家前两天,说不来了。他不来就不来吧,我还得继续搬家呀,不然物业要把我们赶出去了。

  搬家那天,请了几个前同事帮忙看货品,让搬家公司不要乱来,第一个幺蛾子就出现了,说二车拉不完,得三车。我能怎么办,只能同意。到了新办公场地后,那些工人们坐地起价,围着我说要搬进去要多加费用,不然就把货放外面,恰好那天下雨,酒已经从车上卸下来了。我被围着说加价的时候,内心无比崩溃,但是还是先稳住他们,这个时候,从他们内部的沟通交流中我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模式,接单的是一个人,开车的是一个独立的团队,搬运工是一个独立的团队,接单的人通过在百度发小广告,写软文的方式用比市场价更低的价格吸引贪小便宜的人(譬如我)上当,在接到单后再临时去组建团队,这个时候,搬运工其实不受他管控的,搬运工有个工头,这些工人只听这个工头的,这其中还不免有好些偷懒划水不干活的。所以一心要钱不干活。还有最后一车在路上的时候,那个接单的还说一定要多少,不然这个没法交差,只能放在楼下了,我到这个时候,已经黔驴技穷,最后我还是同意了。没办法,安慰自己货品完好就行了吧,毕竟这一箱酒好几千了。

  从早上5点30开始搬到下午5点多,终于搬完了,我一个人瘫坐在办公室,缓了很久很久,才回过神来。

  后来我在反思为什么在被坐地起价的这件事情上我会如此的内心有挫败感,可能是由于我想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对不确定性进行管理的,事实狠狠的打了我一个巴掌,才如此挫败吧。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