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州侯寨乡十八亩地咀的传说
郑州侯寨乡十八亩地咀的传说
郑州西南侯寨乡,沿着郑登快速路,走到郑州树木园一带,有一个小村庄,叫做十八亩地咀。这个村庄因为小,名不见经传。笔者也是在抖音听张喜成老师讲述的乡村故事而得知:
很早以前,张老汉有个男孩特别顽劣。有一天,这男孩看到一放牛娃手拿着鞭子骑在牛背上非常好玩,回家和他父亲说他要放牛,父亲一听,这是好事呀!就痛快答应了。男孩骑着水牛在沟内慢慢走着,到了沟南头,沟边有十八亩荞麦,红秸绿叶开白花,煞是好看。他跳下牛背,跑到荞麦地里,一鞭子下去,一片白花落地,太好玩了,就继续抽了起来,不大一会儿就把整片荞麦抽了个遍,然后骑着水牛恣悠悠地回家了。荞麦的主人因没逮着他的现行,干生气没办法。
有一回,男孩奉母命到地里给锄地的父亲送午饭,一手挎着煎饼、咸菜,另手提着一小罐糊豆(粥),走着走着累了,就把小罐放在地上坐下休息,觉得有屁,急忙掀开罐盖坐在小罐上就放。到了地里已过了饭时,他父亲抱起小罐就喝,刚喝完,忽然电闪雷鸣,抬头望去,西北方向的乌云滚滚而来,父亲嘱咐男孩收拾东西赶快回家。男孩只顾自己撒腿就往家跑,当跑到荞麦地界时,被突然袭来的一道闪电击中,当场身亡,尸体背上竟烙上了两行字。老汉看到焦尸背部的字,才知道孩子惹祸伤了天理,遭到报应,遂偷偷就地挖坑埋下。
当天夜里雷电交加,大地震动,暴雨如注。第二天早晨,众人来到这块地里,见坟墓被掘开,尸首抛在原野,坟坑周围有许多龙爪印。明白先生看后说,这是老天爷想让大家知道小孩的劣迹,以警示后人。遂嘱众人将尸首挖深坑埋下,上盖四块大青石条,坟前立一石碑,将小孩尸背上那依稀可辨的两排字“鞭打荞麦十八亩,屁泚糊豆一小罐”镌刻其上。
后来此坟前青石裸露,石碑字迹模糊,杂草丛生其间,常有花斑蛇出没。20世纪70年代,整地运动中石碑被破坏,青石条化解成许多界石,坟地也变成了可耕之地,但“十八亩地”这个名字还一直那么叫着。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精彩,也很有教育意义。笔者为此还专门查了相关书籍,却得出不一样的资料。据《郑州城区地名志》记载:该地人家清代时,靠河邻沟,有位长辈死后,经阴阳先生择墓地于沟咀,墓地占地十八亩。十八者为木,木临水而旺,故名十八亩地咀。为长辈修坟占地十八亩,并且靠河邻沟。这个晚辈极尽孝道,为人称颂。再一网上搜索,这一个故事却是别的名字相关地区。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