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接下里是苟还是干,得看李世民 (2 / 6)
“便是此时,儒家也并不适合治国,因为它过于软弱,只迎合而无法对国君产生制约,汉武盛极而衰。
“于是儒家又将法家进行了改造,糅合儒家之道德仁义,行之以为治国之法,于是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之说。又做天人感应之说,以天意制衡皇权。你看是不是这样?”
李承乾不得不点头。
因为事实就是这样,这会跟杨皓讨论,他没必要狡辩。
杨皓掰着手指数:“汉分为两汉,两汉虽同为汉,但实际上属于两种不用的治国理念。前面一个汉,其实证明了儒家治国的失败,它无法制衡皇权。
“而后一个汉,也是儒家的另外一种尝试,以相权制衡了皇权,却养大了个别人的野心,内部利益都无法平衡。结果这种君权相权的制衡,也被证明也是失败的。”
在那之后呢。
两晋?倒是将整个阶级分成三六九等,九品正中制规定了整个士族的利益。
但结果却是失败中的失败。结果是五胡乱华,汉人差点灭种。
东晋倒是进行了一种类似于君主立宪的尝试。他们的首相并不是民选的,而是士族内部斗争产生的,而皇帝确实变成了摆设。
但那种尝试也失败了。而且失败的代价更大。
杨皓说:“不是说导致了五胡乱华的代价,而是那些世家大族的代价。不管是谁执政。最后政争失败后,家族就完全落败了。‘朱雀桥边野花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野花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好诗!”
能不好吗?人家刘禹锡的代表作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