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唐太宗九子争权 李治不争而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唐太宗九子争权 李治不争而争
  话说唐太宗一生文治武功显赫,妻妾也是众多。唐太宗总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恪、李泰、李祐、李愔、李恽、李贞、李慎、李治。在这些皇子中太宗皇帝最喜李恪,常抚其背曰:“吾儿类我,我百年以后,大唐非尔而谁?”但是李承乾虽然能力才干各方面都不如李恪,只因是唐太宗潜跃之时长孙皇后所生,且无大失,所以立承乾为太子。

  但是承乾不喜读书,唯于嬉戏、田猎、妇人、倡优情有独钟。承乾尝于夫人于宫中嬉戏,又常于宫中行云雨之事。太子少师张玄素常谏曰:“今朝廷选俊贤以辅至德,今太子殿下经月不见功臣,唯于内宫与夫人相呷,如此将何以裨益万一。且宫中妇人不知有能如樊姬者乎!”太子虽面称谢,心实恨之。

  承乾尝治宫室,妨农功,又好郑、卫之乐,加之宠昵宦官,常使之不离左右。太子詹事于志宁上书写道:“自易牙以来,宦官覆亡国家者非一。今殿下亲宠此属,使陵易衣冠,不可长也。”太子大怒,密遣刺客张思政、启干承基杀之。二人入其邸,见志宁居处简陋、勤苦异常,遂不忍杀而去。

  单说凡事没有不透风的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承乾的所作所为早已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只是隐忍未发罢了。二月初六这天,魏王李泰上《括地志》。泰好学,司马苏助趁间说魏王修之,以悦上意。所以李泰把这本书献给李世民,李世民览之大悦,所以自此每月给的俸禄比给太子的多。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圣人制礼,尊嫡卑庶,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若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奸佞之人得行其谋,乘机而动矣,陛下不可不慎!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卒以忧死。宣帝宠淮阳宪王,亦几至于败。今魏王新出阁,宜示之以礼,教之以谦,乃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也。”

  唐太宗这几个儿子里除了太子之外,齐王李祐也不是省油的灯。性情轻躁,且为人狠毒乖戾。其舅阴弘志说之:“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万岁后,宜得壮士以自卫。”祐以为然。弘志因荐妻兄燕弘信,使阴募死士。祐亦昵近群小,好田猎。长史权万纪骤谏,不听。壮士梁猛彪得兴于祐,万纪劾逐之。自此祐与万纪结仇。祐召集死士,谋反。但是手下人向唐者居多,从乱者仅寥寥数人。兵曹杜行敏阴谋执祐,祐左右及吏民非同谋者无不响应。夜,四面鼓噪,声闻数十里,祐党有居外者,众皆攒刃杀之。祐问何声,左右贻云:“乃东厢鼓震之声。行敏领兵入,锁之以入京师。

  太子怙恶不改,作八尺铜炉,六隔大鼎,募壮士游侠,又常夜入民宅,***女。又好效突厥语及其服饰。四月,有人揭太子阴事,且告太子谋反,太宗皇帝大怒,废太子承乾为庶人。

  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陈文本、刘泊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李治。太宗皇帝问侍臣:”众卿家意下如何?“褚遂良答道:”陛下向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佚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谏。陛下今立魏王,请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唐太宗哭道:”我不能耳!“因起,入宫。魏王李泰恐太宗立晋王,乃谓晋王曰:”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乎!“晋王于是脸有忧色,太宗问之,乃答。太宗由是对魏王失望。

  第二日,太宗皇帝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太宗说道:”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太宗皇帝又抽佩刀欲自刺,褚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太宗所欲,太宗乃曰:”我欲立晋王。“众皆跪拜。太宗继续说道:“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议如何?”众人答道:“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陛下召问百官,有不同者,臣负陛下万死!”

  第二天,太宗皇帝御太极殿,召文武六品以上,问道:“承乾悖逆,泰亦凶险,谁可者?卿辈明言之。”众皆曰:“晋王仁孝,当为嗣!”又二日,诏立晋王治为太子。

  正是人算不如天算,自古仁王帝主自有天命,岂人力所能争之哉?!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