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江湖一梦 (1 / 6)
次日天明,陈君朋还是为吴盛请了郎中。
郎中是陈君朋的好友,祖传秘方专治跌打损伤,但不姓陈。事了,他没收诊金,却讨了壶酒,酒壶悬在腰间,倒是合着“悬壶”一说。他也没有问吴盛姓甚名谁,只问了因何而伤,他也清楚地看到,吴盛腰间别着刀。
刀是不祥之物,意味着杀伐,会带来麻烦。吴盛不喜欢麻烦,只是即便他没有刀,麻烦还是会缠着他,或许麻烦会更多。
江湖上不知有多少人觊觎吴盛的刀。陈家的宅院里,也同样有人对吴盛的刀满是好奇。
其中两人是陈家的丫鬟,喜穿粉衣的丫头唤作翠儿,喜穿绿衣的叫杏儿,二人是孪生姊妹,在陈家已有些年头,平日里更是活泼喜闹,为宅院添了不少生气。她二人这些日子轮番照顾吴盛,除了时而取笑吴盛叫混她们的名字外,就是叽叽喳喳地轻声议论,好奇吴盛的刀若是用来剁肉切菜,会不会比家里的菜刀快些。
吴盛觉得头痛。他本不明白为何翠儿穿粉衣而杏儿穿绿衣,直到他想到陈轩宇的黄狗叫做小红。可想到陈轩宇,他的头更痛了。
对吴盛的刀最有兴趣的是陈轩宇。不只是刀,还有持刀的人;刀的故事,人的故事。这少年对一切都是好奇的。吴盛但凡有片刻空暇,陈轩宇总会问个不停。吴盛只得推说自己身体有恙仓皇避走。因为他知道自己说得越多,这少年越是好奇。
好在陈君朋常来找吴盛共饮,将陈轩宇轰得远远的。好在陈君朋虽有读书人的酸气,却没有读书人的迂腐,而三五杯酒下肚后,那般豪情衬得吴盛倒像个书生。陈君朋的藏酒也多是佳品,北地关外的上品马奶酒,颇具古意的高粱酒,西域的葡萄酒,杏花村陈酿的汾酒,还有陈君朋自酿的竹叶青。
吴盛这些日子朝饮夕醉,与陈君朋共饮长谈,如天涯客归故乡,孔圣人进书院一般。在陈君朋的盛情之下,吴盛索性留了下来,在县衙里谋了个闲差。
他厌倦了江湖,想避上些时日。
五月十六。
乙不栽植,卯不穿井,忌开市、破土;宜求财、嫁娶。
吴盛的伤已痊愈。午间,旁县的大户张家二子娶妻,陈君朋受邀要携妻前去赴席,而陈轩宇推说身体不适,留在家中。
吴盛辞别宿醉仍未清醒的陈君朋,路过书房,看到陈轩宇正捧着一本朱熹编辑的《大学章句》,读得聚精会神。吴盛不由心下生疑,正巧他看到翠儿走过,便询问道:“翠儿姑娘,这小子真这么好学?”
翠儿笑着答道:“什么姑娘不姑娘的,哪那么多规矩。”她理了理衣袖,继续道:“公子对那些四书五经的算不上喜欢,但也能读下去。只是他更喜好《山海经》、《搜神记》之类的神怪轶志。他之前将那些书的书面撕去,再贴上《论语》,《孟子》的字样。后来这法子被老爷知晓,赏了公子一顿板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