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 老郑和老廖 (2 / 2)
话说这高手离开杜胜后便往北行,在河南一处遇到了民族英雄康将军,康将军也是一位独具慧眼的伯乐,一眼就相中了当时在火车站卸货的小廖。英雄相惜时莫问出处,面对身份不明的小廖,康将军力排众议,将他任命为自己的保卫排长,贴身侧应,如亲兄弟一般。而这小廖也不孚众望,杀敌擒贼可谓是信手拈来。可惜自古英雄多早衰,在山西遭遇的一次入侵者围攻时,康将军被内奸谋害,身陷敌阵,打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小廖二人孤身对抗一处粮草仓库外的近百名敌军。子弹打没了,刺刀崩刃了,二人便拿镰刀和钉耙迎敌。敌军不屑,又或者想要活捉康将军,便丢给二人两把日本刀。中华男儿怎能用倭刀?康将军不从,敌将便找来一把大砍刀,并许下诺言,“如果康将军能从包围圈里杀出去,那就放他走,要是不行,就主动投诚。”……。康将军可谓是真豪杰,刀尖崩了用后刃割,刀锋炸了用刀背砍,直到身中十数刀,血都流干了,也没有发出一声痛苦的喊叫。也就是在康将军吸引敌人注意的时候,小廖手持一柄镰刀于包围圈的薄弱处突围,为后方部队传递了最重要的情报。
那之后,对敌正面战场大捷。可惜小廖作为抛弃了长官的保卫员,也毫无疑问的被部队抛弃了。他只好继续北上。
都说命运是个圈,小廖逐渐变成了大廖,而他思考的也越来越多。就在他后悔自己是不是不应该离开上海时,他遇上了出生于上海的邓司令。邓司令和大廖曾经追随的两位长官不同,他是个文化人,更是一个带着浓厚民族自信的高级军事家,所以当他在研读案卷时无意中发现了大廖这个小人物后,便极为激动的找到了大廖。所谓时代变了,人的作用也变了,邓司令不再把大廖简单当作一个特别能打的兵,而是想让他带出一支特别会打的部队。只可惜后来因为某种原因,邓司令受到了波及,而他期盼的“特种海军陆战队”也被当作“私军”强制遣散了。至于大廖,更是被一番调查后丢到了东北的大山里。
时光荏苒,眨眼就到了六几年。大廖变成了老廖,生下了小廖他爹——廖广志。本以为人生就要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没成想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军大比,愣是让两位大人物把他这个小泥腿子又翻了出来。或许也该感谢邓司令曾经的战略设想,正是他要建“一支精锐中的精锐部队”这个设想,让周总和陈市长触动不已。于是两位大人物牵线,硬生生把杳无音信十几年的老廖从东北大山里挖了出来。
那一届全军大比不止停留在军内,更是广邀国内各门各派的行家好手。要说单凭技艺,老廖根本没信心混进前十,但多年的临敌经验,再加上穿梭于东北山林积累下的面对猛兽的经验,愣是让他从大比中脱颖而出,成为各部队搏击教官的总教官。于是“三百万常胜军总教头”的名号就成为了他的新外号。
……
此处还要说声抱歉,相比于极善讲故事的鹤大嘴,我的叙述显然是糟糕透了。但凡听过鹤大妈讲故事的人,都会久坐于棋(和谐)牌摊前,时而放声大笑,时而泪眼低垂。感慨之后,更是追问郑老爷子又有什么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
而每到这个时候,鹤大妈都会小心翼翼的确认一下老郑头有没有在附近,然后撇撇嘴,既不屑又羡慕的回答,“切,还不就是因为他会生儿子吗!”
话说老廖31年,烟台生人,一生辗转,直到62年才在大山里遇到廖广志的母亲,也就是廖学参的奶奶。63年初廖广志出生,恰逢全军大比筹备阶段。全军大比后,廖广志无意继承父亲的衣钵,非要钻研科学技术,于是改名廖学军,寓意作学习强军。结果一读书,就忘了找对象,直到85年,才和廖学参的妈妈孕育出廖学参这个活宝。而作为家里三代单传的独苗,5岁的廖学参可谓是要啥啥不行,惹祸第一名。但身负三代单传的香火,老爷子还是对廖学参处处包容。
相对而言,另一边的郑家则是正常了不少。郑老爷子25年生北平人,19岁就生了自家的大娃,22岁、23岁连添二娃和三娃,27岁再添四娃,而这时大娃已经会自己做饭干活了,于是四个小子就开始了相互照顾的阶段。至于老郑两口,则开始以一年一个的速度为人多力量大贡献着自己的能量。直到60年二人喜得长女,也就是十二娃,两口子才停止了伟大的造人事业。
而这时,老廖还没遇上他的另一半。先天没优势,后天又不努力,二人的差距自然越来越大。如今老郑的长孙都在为超生发愁了,老廖的独子还在研究“气老爹的一百种办法”。
用鹤大妈转述郑老的话说,“虽然我本人不敢跟老廖比,但我这十一个儿子也算有些出息,老廖要是遇上什么麻烦事,搞不好还要来求我。别的不敢说,只要不是犯了政治错误、原则错误,我都能给他摆平。”
这口气虽然大,但郑老还是谦虚了一点,以他家子子孙孙,连襟再连襟的关系,这一家子三百口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相当恐怖,更不要说这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有能耐。甚至外界都有传言,郑老打个喷嚏,xx地区都要感冒。
但好在郑老为人纯朴,更是个性情中人,除了爱数落数落家长里短,和寻常大叔大爷也没有什么区别。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性格,再加上子孙的影响力,让他成为了机关大院,以及周边小区,甚至是周围数个地区最有威望的话事人。单从这一点上来讲,老廖差的已经不是十个八个儿子的事儿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