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常州(续) (1 / 17)
这样我们话别后,走过青山桥,下了几个台阶到了公路上一直朝火车站方向走去。到了火车站又忍不住在灯火辉煌的新丰大桥上建设现场去看看。许多人还围着在看?在河里挖泥的挖泥,垒二边驳岸的垒驳岸。浇河中桥墩的浇桥墩,干得热火朝天。这样的工地,唯一的机械设备就是一只日夜不停的一只抽水机。其余都靠人力来完成,所以只能无止境的劳作来提高生产率。
年初一上午我们结束了混凝土的浇注式工作。下午就一始石灰纸筋补已经老化的墙面,再用水石灰倒一部份弄进大铁桶中进行搅拌,再进行全面的刷墙面。
厂里干部清理场地的,用布盖机器的,前面为我们腾出场地,后面我们刷过的地方,她们开始清扫干净。然后一遍又一遍拖地,最后再蹲着用废棉沙耐心地擦石灰水留下的痕迹。全部弄干净的地,将前面妨碍我们工作的东西再搬到那里。这样车轮大战的干,一直干到三点多钟,在下班回家。我们一直干到五点多钟,在唯一一个留守食堂人员来看望我们,我们才收工吃饭。
年初二我们完成了织布车间的工作,搬到后面的整理车间去刷墙。他们上至党高官,厂长,单工,大学生,车间主任等都穿着工作服,手戴手套,从小年夜开始,天天如此在一起工作。初二的下午他们全部弄干净地面后,开始抬机器按装了,明天上班要正常运转。全部弄到位,清扫和拖好地,已经又是三点多了,再回到办公室换衣服回家。
年初三,工人们都来上班了。我们还在整理车间刷墙,当然速度慢了许多。一不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二来搬东西和清扫都靠我们自己。干部们有各自的工作岗位,不可能再来帮我们。最多有空来看一看。
我的工作由原来的搅拌水石灰,弄石灰纸筋,变成了专会清扫,拖地,擦干净地面。机修班长见我蹲着擦地太累,特地从他们机修班休息室中拿来一张小木橙给我说道:“小黄;这样蹲着擦地太累,你吃不消。用我的小橙子擦,腰要好受一点,这个活不干了,你再还给我。”
我说道:“师父;谢谢你了!擦完了,不用了,我再还给你。”
年初一下午刷的墙已经干了。雪白的墙面显得格外亮堂,人见了它,心里舒敞。昨天刚刷完的也显露出的她的美貌。几个车间主任和不少工人也都偷偷跑来观看,刷和不刷二重世界,刷过的漂亮明亮,给人一种好心情。没刷的暗光无色,觉得他陈旧贱人讨厌。工人们要求主任向厂部反映一下,我们也会帮助他们清理厂地,帮我们也刷刷墙。这样我们刷了十几天墙才算,才算搞一段落。回去的也来了,该轮到我们回去了。
我一到家,就被大舅知道了,叫我去他家吃晚饭。第二天中饭在小舅家吃,吃好了饭,我马上告别舅舅,舅母,和我的外婆就去乘轮船,火车回到常州。因为厂里有规定,走时,干上一二个小时可算一工,回厂时,只要当天到厂,就是半夜到也算一工。这样我就是花点路费,工资是一分不少的。
二月份得总工是四十二工,总工资五十四元六角。生活费二十八元七角三分,转生产队二十五元八角七分。相当于毛纺厂一个老工人二个月的工资。小年夜加班算一工,大年夜到年初二,三天加班算一工。这样三天假期,每天四工,全部作生活费支付。
过了正月十五日,吃过晚饭,我和金林二人准备去水门桥玩,走时再到面店中去一人一碗阳春面。常州人给这个面起了一个响亮名字叫阳春面,而且面是麦是旁麺。是从模安娘送来了粮票和钱,一下子成了暴发户。每天中饭是半斤米饭,一块大肉一角,一只汤二分。晚上半斤米饭一只菜三分,一只肉圆五分。早晨二两粥,常州特产萝卜干吃吃。晚上不下雨,几乎天天去吃碗阳春面。三两粮票,一角钱。那个未见过一面的所谓初恋姑娘,花了一元多钱,买了一包烟,害了我,学学就抽上了瘾。烟要好,起码乙级烟。三角上下一包才抽。一包烟抽三天,身边不放烟,吃过中饭,短暂休息时抽一支,还有到晚上躺在床上吹牛时再抽抽。这样平均化一角钱一天,这样一个月得花十几元钱。营养上去了,体能也上去了,干工作也不再躲躲闪闪。
金林大要几天才到食堂买一次菜或肉。其它人就更不要说了,他们省下来为贴补家用。我光棍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人在哪,家就在哪。加之当时主要任务就是吃掉生活费,增加营养来提高体力和身高是压到一切的中心任务。就连单工每个星期也吃二次肉,其它人就别说了,他们的工资比我的生活费高不了多少。别看在路上穿得光彩人,其实心里很苦很苦。
有一次下班走到厂门口,模安娘在厂门口等着我。一问才知道她是特地来找我的,是叫我去他女儿家玩玩。我和金林二人都去了,她问道这位师父哪里人?金林回答道:“我是孙七房人,是谁家的儿子。”
阿婆回答道:“你父亲我认识。怎么说我们也算是老乡了,一起去玩玩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