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回 (1 / 5)
太子一行前来杭州府,正由运河入钱塘江,昨夜就安置在了西湖边。杭州府一向美名天下,西湖可谓其魂。
这时节正是苏堤春晓,君瑞一路行来,只见桃花花苞色若胭脂,形状初成;而柳枝已软,水绿一色浅染堤岸;又有柳絮偶然落在衣上滚成一团,才圆又碎。淡淡风中,一片如诗如画。苏堤春晓果然名不虚传。
赞叹不已间,一股子梅花暗香自远处隐约传来,便忍不住抬头去寻。那香气由湖中孤山处传来,只因这孤山多梅,此岛又称梅屿。君瑞站在压堤桥上,正能看见山上梅树成林,绵延似云锦雪海。他生来喜爱梅花,最是羡慕北宋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风雅。此刻见得这梅花怒放的景色,不免就想起孤山北麓的放鹤亭来,当下便生出了问幽访古的心思。
过了跨虹桥,堤边一带也是热闹非凡,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斛斗、舞盘及各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显得杭州府繁荣至极。
君瑞兴致勃勃看了一会儿,忽然瞧见路边有叫卖吴山“蓑衣饼”,都说那饼层层丝丝十分美味,他就起了性子想买一个,偏生又顾虑在路边吃饼有辱斯文,左思右想,只好罢手。
恋恋不舍地绕开小摊儿,不远处就是孤山西侧那座环洞石搭桥。桥的样子十分普通,实在没有什么稀奇,君瑞却住了步子。他站在桥边,只带了满怀疑惑去看那桥头亭中立的一人。本来此地是个观赏西湖美景的绝妙所在,游人来往众多,这人并不怎么惹眼。君瑞却偶然发觉这人看的居然不是湖光山色,反而只在亭中慢慢摩挲亭柱,修长身形显出一种黯然销魂的憔悴来。
小亭亭顶石砌八棱角、上覆青瓦,为丹柱墓亭。有一方描金匾额,提为“慕才”。
这竟是当年南齐滑州(今镇江)刺史鲍仁替钱塘苏小小所建的衣冠冢。君瑞本来只想去往孤山,并没有想到此刻他眼前的这桥竟是西泠桥,而这亭却是苏小小的慕才亭。于是蓦然间就有了一种唐突佳人的愧疚生出,再看那亭中人在碑前寂寥神伤的样子,君瑞不由有了亲近的意思。
“湖山此地曾埋玉……。”君瑞素来清高,不肯轻易向人示好。当日在扬州茶楼看他虽对陈允极感兴趣也不动声色,就能知道他的性子。因此这回他决意仍旧先引得那人瞩目。
那人果然也是个知文识墨的,听了君瑞这一句便若有所思回头看。君瑞于是趁势摆出君子端方、风度翩翩的模样步上阶去,双眼连一丝余光也未曾漏向那人,装作专心看碑文,口中如珠如玉一般吐出下联,“风月其人可铸金。”
他这联作得绝妙。湖山为实,风月为虚,风月暗指苏小小为妓的身份;地、人,三才占其二;又有铸金一词,借当年勾践铸范蠡金像二置于座前的旧事,显然将苏小小其人奉至高位。
原本以为此等佳联一出,大凡是有些文采之人都会上前来以文会友。却没有想到这人居然一点儿面子也不给,反而一声不响又掉过头去看碑。君瑞哪里受过这个,顿时愣在当处竟有些手足无措。
他怎会知道自己面前的不是别人,乃是卫敏。这个卫敏与寻常的读书人相比大是不同,素来是秉性轻佻又有些顽劣。他听君瑞近前来装模作样吟了一副对联又不同自己搭话,就猜到几分这人的性子,不由就固态萌发,暂且按下自个儿悲春伤秋的心思,存心捉弄人。他虽然掉过头去,却偷眼看君瑞的反应,待看见他愣在那里无所适从的样子,终于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公子……?”君瑞怎能想到他忽然笑出声来,于是越发乱了心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