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回 (1 / 6)
        第六回:审青梅无巧不成书待路引来去且由人

        君瑞被余嘉拉着在太子面前坐下,不由偷眼去看太子,见他神情自若,居然亲自起箸伸进碟内将一块醉蟹夹起,顿时觉得诧异。要知道太子平日极重仪态,这些带壳连骨的东西,总要余嘉剔出肉放在他面前才肯稍动。看太子细细端详了醉蟹,终于罢手丢下,君瑞不禁悄悄松了口气。

        店内小二将一碗桂花鲜栗羹并一小碟碗豆朝糕端了上来,小心翼翼放在君瑞面前,招呼道:“客官慢用。”君瑞颔首,他并不是皇宫内廷那些嫔妃的龙血龙脉,哪里有太子一贯的架子。看太子正静静用膳,于是放心盛起一口甜羹微微吹凉,斯斯文文咽入口中。

        杭州素以“荷花十里桂三秋”的景色著称,而这桂花鲜栗羹正是用西湖藕粉作羹,调入糖烧鲜栗片,撒入桂花制成。色艳羹浓,清香可口。君瑞自幼偏好甜品,吃了这羹,只觉得心情舒畅万分,不由展颜。太子看他眼如弯月,酒窝隐现,觉得心头犹如暖风拂过,顿时面上软和了几分。

        “陈大掌柜,告罪告罪,都是平秋的不是,府里那些下人们有眼无珠,怠慢您了。”顿时客栈里鸦雀无声,除了太子之外,众人都目视同一处。这里莫非有什么大人物来了?君瑞满心疑惑,不由顺势去看。

        是个年纪轻轻的公子哥儿拦在客栈门外挡驾。那公子笑得有些傲慢,正对面前一位而立之年的男子作揖。君瑞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只觉得此人身上衣衫倒是上品,样貌却谈不上惹人注目。反而是那已是而立之年的男子引人注目,这男子身材彪悍,团团健肉却不张扬,衬着一身整洁布衣,教人觉着老成持重。他稍稍退了几步,谦让还礼道:“二少言重。陈秀此来,恐怕是冒昧了。早听闻平家二少爷是江右商(明代江东商人称为“江右商”,江西商人称为“江左商”,江左江右商人的财势不如晋商徽商,不过各行各业都有大批从业者。)里头少见的出挑人物,精明强干比起平老爷子来,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日看来果然不错。”

        “陈大掌柜过誉了。平秋后生晚辈,怎么敢当。”平家二少笑道,“俗话说‘姜是老的辣’,我身为人子,怎好与父亲相比,只是陈大掌柜客气,看得起我这二世祖罢了。常听家父夸赞如今大盐商中的陈大掌柜是浙直纲头面人物,可惜陈掌柜素来都与维扬陆家生意往来,咱们两家不得深交。家里那些没眼力界的下人今日竟把您挡在外头,实在失礼。”

        “二少客气了。”陈秀微微一笑,“陈秀此来是为生意,只要生意成了,还有什么可说的。陈秀靠的就是运粮换盐引起的家。前些日子听说平家粮号近来有宗大生意,常言道‘花香引虫’,陈某大约也是被这‘香气’引来了。”说完,他似笑非笑看向平秋。

        “陈掌柜的生意难怪能做大。”那平秋神色顿时认真起来,忽然将傲气收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掌柜的既然是为了那宗生意来,只怕还要劳动尊驾前往平某府内一叙。”

        那陈秀闻言于是一笑:“二少,请。”

        君瑞对这两人的注意早令太子注目。他知道君瑞与别人不同,并不是爱凑热闹的脾气。方才见君瑞目不转睛盯着这两人,他也不禁随之侧目。

        太子与君瑞常年锢于禁中,知道的是内宫倾轧那一套,却并不懂得天下商贾。

        天下商贾最值钱的行当莫过粮商与盐商。粮商自不必提。自洪武三年起,商贾按《开中法》以所运之粮换取盐引,随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往官府所定盐区销售,以次获取利益。多年以来,官府所定收盐价始终未变,而盐市利价却是一涨再涨,竟曾出过一份盐引净赚八两银子的高价。因此盐商转大,身价再非昨日可比。盐商又分五纲(即行帮),除浙直纲外,宣大纲、泽潞纲、平阳纲、蒲州纲全是晋商。其中泽潞、平阳、蒲州是晋南,宣大则为晋北。

        虽说陆静山少年离乡,在京师也不过只能算作一介寒儒,然而自君瑞出生以来,陆府已是官宦之家,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君瑞自小长于妇人之手,由鸿儒教导,稍大一些,便困足太子身边。人道宫内复杂晦暗,然而周太后不比寻常嫔妃,君瑞进宫后身份又和那些内官侍女不同,仁寿宫门内尚且无人敢起不轨之心。如此一来,君瑞只在书上见过商贾逐利之心,此刻当真见了自然是好奇心重,免不了频频注目。

        “看来,陈秀怕是要甩开维扬陆家做生意了?”见两人离去,众人又说起话来,“倒是奇了。平家粮行虽说是领了杭州府牙贴做了牙行,这财势如何比得过那陆家?陈秀不是做了捡芝麻丢西瓜的傻事吗?”“你不知这次平家是揽了大生意的。陈秀确实财力惊人,我听人说维扬陆家筹的粮早已上船,就等陈秀启运了。依我看,他今年只怕是想着手做北地米粮的生意呢。”“你别睡迷糊了吧。平家才多大的谱儿咱们不知道?就那点能耐也学维扬陆家筹粮?再者说了,那陈秀手下的产业都以盐为主,前些年才有余力开了布庄、客栈、酒楼,若今年再插足北地粮业,他莫非是想和维扬陆家分庭抗礼?”众人闻言哄笑起来,唯独那人红着脸争辩道:“我这可是听平家下人说的,总不是空穴来风吧。”众人笑得越发厉害起来,就有好事的挤兑他,“是了,该是他们家门房上的三宝说的,他和你是一路人,往日吹牛全不花心思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