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看小说】梦里大雪重回 (2 / 5)
刘仕之身上没有那种气味。他穿着讲究,棉布衬衫,羊毛大衣,口袋里永远叠着方方正正的手帕。王祎收了脏衣服去洗时,刘仕之万般嘱咐,哪些不能用洗衣粉,哪些务必要套上洗护袋。衣服很旧了,内衬有轻微磨损,但面料和做工又十分精细,像旧时候老裁缝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这衣服手感真好,是你的孩子买给你的吗?”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妥,恐怕触及了别人的伤心事。刘仕之淡淡地说:“不是,都是我自己的。”王祎不便再问,转移了话题。
后来听主任聊起,刘仕之出身大户人家,估计年轻时有点风流,要不怎么会一直没结婚呢。东北解放后,土地改革,刘家一夜间没了财产,留给刘仕之的只剩几套衣服。家道中落,父母病逝,想结婚也结不成了,没人会把女儿嫁给成分不好的人。为了生活,他卖过力气。但毕竟曾是公子哥儿,哪受得了别人使唤,难免言语上和人有冲撞。这不,□□时被打断了一条腿,体力活也干不成了,浑浑噩噩地活了很多年,是个可怜的人。幸好现在政策好,政府管他们,建了这个地方……
王祎望向窗外。刘仕之正倚在树上抽烟,阳光斜照,窄窄的影子投在地上。今年气候反常,一场雪都不曾下过。小镇灰蒙蒙的,像褪了色。树木在萧索中沉睡,枯枝斜斜地伸出去,仿佛一把锋利的刀。
广播室建立的初衷是叫大家起床、吃饭,但用了几次后就搁置了。有些人耳聋,听不到广播,有些人听到了装作没听见。王祎一直希望毕业后成为一名电台主播。做电台比做电视好,不用露脸,她作为纯粹的声音存在,用电波对接全世界。她和主任提过,她是学播音的,想把老人院的广播室再利用起来,或许能增添些余兴节目。主任说如果她喜欢,可以随便用,但估计没什么人听。
调音台蒙了灰尘。电脑还能用,但启动起来要花时间。柜里只有一张CD,是邓丽君精选。她构思着可以制作一个怎样的节目,让护工和老人高兴高兴,思考了一会,喉咙却突然哽住了,眼泪啪嗒啪嗒落下来。这些都是他教给她的。他是个好老师,待人谦和,理论讲得深入浅出,但一个好老师怎么会做出那些事情呢?她又想起了那天,后背上冰凉的感觉。她提前触碰到了这世界上,怎么讲也讲不清楚的东西。她仿佛被困在斗室,四面的墙壁向内移动,挤压她,碾碎她,最后连渣都不剩。整张CD放完了,她擦干眼泪,走出广播室。
刘仕之站在门口,脸上挂着期待,“你要成为广播站站长了?”王祎说只是测试一下,没想好要播什么,估计也没什么人听。刘仕之说,他一直很喜欢听广播,什么都听,尤其是直播,可以给主播发短信。这边刚发完,那边就念了出来,好像有个朋友就坐在旁边跟你谈心似的。可惜他的半导体去年坏掉了,托人出去买,商店的人说现在都用电脑和手机,半导体这个东西不好找了。他想买一部能听广播的手机,可惜太贵,没有那么多钱。
室内温暖而干燥,王祎的头发被静电吸住,脸颊发痒。她心里一动,说你不是喜欢读诗吗,以后我就在广播里念诗给你们听。想了一下又说,你的声音也不错,要不我们一起吧。
广播站就这样成立了。起先也没有什么节目规划,刘仕之从房间拿了几本诗集,两个人就搭档着朗读。雪莱的,狄金森的,华兹华斯的……书很旧了,都是□□十年代的老版本。刘仕之翻开一页,只看了眼开头,就丢开书本,流畅地诵读下去。这里的设备都是别处淘汰下来的,有嘶嘶杂音,却意外地与刘仕之的声音相和。王祎侧头看他,仿佛在看一部老译制电影,黑白画面上,有细腻的噪点在闪动。
她起初以为没人会对他们的广播感兴趣。广播站就像一个玩具,哄着刘仕之高兴,也给自己找点事打发时间。一次播音时,有人从门缝里塞进来一张纸条。她展开,是另一位志愿者写的,说志愿者期满,一会儿就要赶去车站,临走时写了一些心里话,希望广播站帮忙播出来。王祎趴在窗边向下望,志愿者正提着行李箱站在大门口,一辆出租车正从远处驶来。北风强劲,志愿者的围巾被吹到了身后。
从这以后,人们似乎发现了新媒介,每次广播时,门缝都吐出各式各样的纸条。主任会写一些健康养护方面的知识,希望引起老人们注意。食堂大师傅的纸条沾着油污,说现在不是饥荒年代,请大家不要偷藏食物。老张的室友控诉,老张一入夜就哭,实在睡不好,要求换一个房间。还有男护工向女护工表白的。广播站成了中转站,那些平日里不便明说的话,那些幽微暧昧的感受,在纸条上尘埃落定,再经过广播的过滤,变得易于启齿起来。
刘仕之说,大家对广播站热情高涨,他也想投稿了。王祎问他想投什么。刘仕之从怀中掏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封皮上有茶渍,纸张都卷了边。王祎翻开,整本都写满了,字迹潇洒飘逸。写的是诗,不是老干部风格的打油诗,是现代诗。页脚标注了页码,前面有目录,记录了每一首诗的位置。王祎问:“这都是你写的吗?”刘仕之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他说老人院的生活太单调,他就读诗打发时间,那几本书都翻烂了,就试着自己写,也不知道写得好不好。
王祎过去并不关心诗歌,也不知道那么多诗人的名字。刘仕之令她惊喜,但这惊喜的后面弥漫着浓郁的悲哀。这么聪明敏锐的人,不该落到这种下场的。一个人的一生中,埋藏了多少机关,你不小心启动其中一个,命运就分了叉,分支上再分叉,最后迷失在无穷尽的岔道里。
她感到自己正在与眼前的老人建立起一种柔韧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在学校时不曾有过的。他们互相关心,互相欣赏,好奇对方身上的故事,却又保持距离,不去刺探。老人院的时间是缓慢的,但和刘仕之在一起,时间又飞驰而过。人衰老的过程,就是不断丢弃尊严的过程。而刘仕之,拼命维护着自己的完整与体面。
王祎调整好话筒的位置,随机翻到一页,缓慢读起来,音色低沉,如同念咒。她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只剩下声音,在空气中漂浮。
“死亡的台风刮过/我们是被风扫荡的杂草/我的拐杖,砸烂城市的橱窗/玻璃飞溅/如同自由的水花。”
大厅里传来一阵骚动。两个保安,一个托住头,一个抓住脚,把老张抬进了房间。老张丢了一只鞋子,鼻涕冻在脸上,稀疏的头发上结了霜。他喊着儿子的名字,双手于空中乱抓,在保安的手背上挠出了几道血痕。保安身后,跟着两个垂头丧气的老人,应该是溜出去玩,被保安一并带了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