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看小说】梦里大雪重回 (1 / 5)
梦里下起了大雪,公园很空,漫天漫地白得刺眼。王祎坐在秋千上,那个男人站在身后,帮她推秋千。一下,两下,三下。越推越快,越推越高。她感到失重的惶恐,惊叫起来,秋千仍然高高地荡起。她飞了出去,身体像被什么吸走。男人的脸越来越远,最后融化在冰天雪地中。
王祎从梦中醒来,喉咙干哑,下床去喝水。窗外一片漆黑,路灯也熄了,北风擦过地面,发出瑟瑟声响。这个东北边陲小镇,拥有漫长的冬夜。刚过下午五点,商店关门,黑夜铺展开来。街道归于沉寂,仿佛一块被清理干净的棋盘。
几声哭号撕开了这片寂静。一位灰发老人捶打着大门,咣咣,我要回家,咣咣咣,放我回家。那哭声悲切凄厉,像刀片刮过玻璃,刮擦着耳膜。这人是老张,来老人院已经一年了。去年家中燃气爆炸,三十平米的老房子被炸烂,老婆和儿子当场丧生。老张捡回一条命,却变得疯癫起来,常常光着脚,在零下几十度的室外跑来跑去。**门派人把他接到这里,但老张执意要回家。他一有机会就逃出去,每次没跑远,又被追了回来。王祎听别人描述过那个“家”,四壁焦黑,房顶都被掀飞了。屋内没有取暖设备,杯子里的水都结了冰。
王祎走出宿舍,护工们的房间也渐次亮起了灯。大家七手八脚按住老张,喂了他一些药,等他好不容易安静下来,把他哄回了床上。“太能折腾了,捆起来算了。”有人打着哈欠提议道。“他也不是一直这样,不犯病的时候还挺安静。”另一个人说。
这是镇上的社会福利中心,由**门主管,专门收养当地的“三无”老人。很多老人被送来时,都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有人说这是阴谋,那些穿制服的就是要把六十岁以上的人扔到山里喂狼。有人说是他们前脚被关进老人院,后脚就有人霸占他们的房子,尽管那房子已与窝棚无异。还有人担心走了以后儿女回来会找不到他,但事实上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儿女出现过。工作人员起初好言相劝,劝不动。眼看着冬天就要到了,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冻死,只好用点强制手段,先捉了过来。
宿舍的灯又一盏一盏地灭了下去。老人院复归寂静。王祎睡不着了,拿了本书,轻手轻脚地往广播室走去。乘电梯上楼,右转,穿过长长的走廊,抵达建筑的一角。在这方隐蔽的空间内,听不到老人们的嘶叫,听不到护工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她可以安静地看书,或者发呆,任由心里的念头飞云逝电般来来去去。
走廊上飘来一阵烟味儿。一个高高瘦瘦的人影倚在窗边,茂密的银发闪着微光。不用问,就知道是他。王祎低声道:“你不该抽烟的。”那人朝她走来,拐杖落在地上,发出笃笃响声,“哎呀,你别那么刻板嘛。”
刘仕之七十多了,看起来却像五十,虽然瘸了一条腿,生活尚能自理。他坚持自己吃饭,自己去厕所,极少让护工帮忙。每天早上查房时,他已经穿戴整齐,床铺得平平整整,一头银发梳理得纹丝不乱。护工们都很喜欢他,他思维敏捷,爱和人说笑,最重要的是,他从来不会尿裤子。但有时护工也被他气得哭笑不得,他眼明手快,常趁人不备偷了钥匙,帮一些想出去玩的老人“越狱”,条件是那些人回来要给他带两包烟。
王祎抵达的那天,主任带着她参观老人院。正午刚过,吃过午饭的人们,聚在休息室打发时间。一位瘦长的老人背对门口站着,身穿老式格子西装,旧皮鞋布满褶皱,却擦得干净。室内充盈着阳光,他的银发晶晶闪烁,像夏天湖面上的微波。王祎想起了一个词:老克勒。
穿西装的老人正在朗诵一首雪莱的诗,声音温雅,松弛有度,轻易调动起人心里最感性细腻的部分。坐在一旁的老人们,有的摆弄手指,有的已经睡着了。朗诵者丝毫不受影响,沉浸在诗歌的音韵里。诵读完毕,他回过身,摘下毛毡帽,对着王祎微微点头,“这么漂亮的姑娘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王祎有点局促。主任笑道:“你别介意,老刘一直这么老不正经。他可是这里的才子,会写诗呢。”
夜静得发冷。即使在暖烘烘的室内,也能感受到外面的地冻天寒。这种寒冷是固态的,高密度的,看得见摸得着。这座小镇位于中国的偏远之处。老人院则位于小镇的偏远之处,它被寒冷包裹着,像一枚被遗忘在地壳里的琥珀。王祎向刘仕之讨了一根烟。刘仕之说:“你还是学生,不该抽烟。”王祎说:“你别那么刻板嘛。”两个人笑了起来,烟头在黑暗中一明一灭。刘仕之静静地抽完,叹了口气,“你是外地人,又是大学生,却跑到这里来,不合逻辑啊。”
王祎觉得自己应该是与众不同的。这个学校太烂了,尤其播音主持专业,分数低,学费高,聚集了一群家境殷实又不爱读书的学生。学习的人敷衍,教书的也敷衍,很多老师上课时低着头,把课件从头念到尾,下课铃一响,如得特赦,迅速收起东西走人。王祎锁紧眉头,想听清老师的讲解,后排却总是传来摔扑克牌的声音。她在教材上划下重点,下笔用力,几乎勾破纸张。心中暗暗决定,要拼命努力,洗刷高考失利的耻辱。之后几个学期,她每堂课都坐在第一排,脊背挺得直直的,笔记抄得工整。
那个夏天,蝉声单调,风扇孜孜不倦地转着。炎热的午后令人困倦。书上的文字变成了跳动的抽象符号。王祎感到眼皮发沉,思绪四散。她最喜欢广播制作课了。教授四十岁,儒雅斯文,声音很轻很柔。和教授交谈的感觉,像被猫尾巴搔过脚踝,或春天躺在湿软的草地上。教授一边讲课一边走动,右手不自觉地搭在了王祎的课桌上。那是一双好看的手,修长干净,蓝色的血管若有若无。指甲上浅浅的健康圈,像覆了雪的小山。那只手伸出食指,落在王祎的本子上,轻轻点了几下。王祎抬头,教授眯起的笑眼里,有细细碎碎的光。再低头,陡然清醒,脸红到了耳根。昏昏欲睡时,她无意识地在笔记上写下教授的名字,一遍又一遍,笔画粘连在一起。
后来在教授的办公室,那双手伸进她的衬衫时,她浑身通电般战栗,也不知道是幸福还是害怕。教授撩起她的头发,亲吻她的耳朵。她的后背抵住墙壁,凉凉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想不起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唯独记得后背上冰凉的触感。
她不知道他是否已婚,也从不去问。她试图把道德和原则都放置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再封存起来。而她自己是客观的,干净的,只属于爱情的。她总是期待见到教授,见到了心里又发慌。直到发现教授和几个女学生都有类似关系时,她终于明白,她的感受,她的情爱,都是幻象,仿佛手中捧着一个气泡,轻轻一晃,就碎掉了。她想过把这些事公开,教授以**威胁她,又温言软语,说可以帮她进入省广播台工作。后来教授流泪了,抱着她薄薄的肩膀,求她原谅。寒假,室友都离开了。她没回家,躲在宿舍哭了两天,晨昏颠倒。室友发来消息,说刚进入老家的福利院当志愿者,为期一个月,有了这段经历,申请出国时可以加分,问王祎要不要来。那是一个东北边陲小镇,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它的名字。王祎在百度上搜索,跳出来的风景照银装素裹,雪厚及膝。她没怎么思考,就订了火车票。遥远的距离,冰冷的空气,或许能帮助她与现实暂时疏离。
老年人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味,尤其这么多老人聚在一起时,那种衰朽的气味就更加明显,像腐败的水果,像被水泡过的软木。室友待了一个星期就离开了,说气氛压抑,再待下去要疯掉。王祎也有些后悔,她才二十出头,是新鲜美好的,却要时时面对一些不体面。一天早上她去给卧床的老婆婆送餐,一推门就闻到一股馊臭。她扶老人坐起。老婆婆眼角冒出泪来,死死抓住被角。她掀开棉被,老人躺在一摊排泄物上,瘫痪的双腿,仿佛扎在床上的根须。王祎感到胃痉挛了一下,丢下餐盘,冲到厕所呕吐起来。之后又遇到过几次同样的情况,她才变得从容。走廊贴着标语:“每个人都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她每次看到时,都会想起那位瘫痪的婆婆,心中愧疚,要是当时表现得没那么过激就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