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两京城坊考之东京宫城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两京城坊考之东京宫城 (1 / 6)
        东京一名东都,始筑于隋大业元年,〈周武王克殷,定鼎郊鄏。《书》云:我乃卜涧水东,水西,惟洛食。所谓王城,即郏鄏民。又云:我又卜水东,亦惟洛食,所谓成周也。

        王城为朝会之所,周公留后治之。成周则谓之下都,以处殷顽民。两城相去四十里。平王东迁,居王城。敬王避王子朝之乱,乃迁成周,城小不能受王都,故晋合诸侯以城之。战国时之东周,后汉、魏晋、晋。元魏之都城,皆成周也。

        隋炀帝始于旧成周之西十八里,旧王城之东五里,筑京城。〉谓之新都。

        唐武德四年废。贞观六年号洛阳宫。显庆二年曰东都,光宅元年曰神都,神龙元年复曰东都,天宝元年曰东京,上元二年罢京,次年,复为东都。

        △宫城

        宫城在皇城北,因隋名曰紫微城。贞观六年,号为洛汤宫。武后光宅元年,号太初宫。

        东西四里一百八十八步,南北二里八十五步,〈《新书地理志》:长千六百二十步,广八百有五步。〉

        周一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新书地理志》: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

        城中隔城二,在东南隅者太子居之,在西北隅者皇子、公主居之。

        城北隔城二,最北者圆壁城,次南曜仪城。

        南面四门,〈《河南志》作六门,盖于应天、明德、长乐之外,增重光门、太和门、雒城南门为六也。

        然《志》言明德之东为重光,又东为太和,太和门内为左藏库。

        《志》又于庄敬殿条下云:庄敬殿东有鹿宫院,次东即隔城,之东接左藏库。

        按重光为东宫正门,东官已极城之东南隅,不容其东尚有隙地置左藏库与太和门,疑太和门与武成门、崇贤门同在乾元殿之傍,故《六典》不之裁也。重光属东宫,亦从《六典》删。〉

        中应天门,〈门上飞观相夹,门外即朝堂。武德四年,以其太奢,令行台仆射屈突通焚之。显庆初,司农少卿田仁汪随事修葺,后又命司农少卿韦机更加营造。初因隋之名曰则天门。神龙元年避武后尊号,改应天门,又避中宗尊号,改神龙门,寻复为应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