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京诸苑 (4 / 7)
【内侍别省】,〈见《大典阁本图》。〉以连右银台门。银台门之北为【明义殴】、【承欢殿】、〈《通鉴》注引《阁本图》:光顺门在紫宸门之西,光顺门内。则明义殿、承欢殿与《大典阁本图》合,明义在东,承欢在西。以地准之,二殿当在右银台门北。《大典图》载在延英殿东,似误。〉
【还周殿】、〈在承欢殿北,见《大典阁本图》。〉
【左藏库】、〈见《大典合本图》。“左”《长安志》作“右”,误。〉
【辚德殿】、〈殿有三面,南有阁,东西有楼,故曰三殿。宪宗谓李绛“明日三殿对来”是也。《雍录》又谓之三院,东楼曰辫仪,即《裴度传》之东廊。西楼曰结璘,亦曰西廊,《顺宗实录》有西亭,或即西廊也。殿东即寝殿之北相连,各有障日阁,凡内宴多于此。贞元十二年,宴宰相于麟德殿之东亭,文宗幸三殿东亭《观开元东封图》。《长安志》,麟德殿有会庆亭。《禁扁》,麟德殿侧育景云阁,殿之左即左藏车。明皇将幸蜀,移仗北内,出廷秋门,过左藏。《通鉴》注谓北内为大明宫。〉
【翰林院】、〈在辚德殿西重廊之后,以其在银台门之北,故草制其闲者,因名“北门学士”。开元二十六年,于院南别置学士院,户皆东向。学士院南厅五间,翰林院北厅五间,中隔花砖道。承旨居北厅东第一间。〉
【九仙门】、〈翰林院之门曰翰林门。《长安志》:翰林门北即九仙门。〉
【三清殿】、【大福殿】、〈二殿在凌霄门内,三清在左,大福在右,见《大典阁本图》。〉则达于凌霄门。宫垣之外,两边有掖门,门内有【凝霜殿】、【碧羽殿】、【紫箫殿】、【郁仪阁】、【承云阁】、【修文阁】。〈此条见《长安志》。按诸书王目掖门,未知所在。《大典阁本图》于左殁台门外有夹道,岂掖门所在欤?〉九仙门之外有【斗鸡楼】、【走马楼】。〈见《大典闻奉图。》断鸡楼在北,走马搂在南。〉
【思贤殿】、〈《通鉴》:文宗疾甚,迎颍王至少阳院,百官谒见于思贤殿。当亦在大明宫。〉、【会宁殿】、〈《通鉴》:文宗幸会宁殿作乐。〉
【咸泰殿】、〈《通鉴》:懿宗于成泰殿筑坛,为内寺尼受戒。〉
【天福殿】、【文明殿】、〈天福二年,御史台奏云:文武百寮每五日一度内殿起居。在京城时,百官于朝堂幕次,自文明殿门入,穿文明殿庭,入东上合门,至天福殿序班。疑文明殿即宣政殿之更名,天福殿即紫宸殿之更名。〉
【长生殿】、〈肃宗大渐,越王系授甲长生殿。阎氏若碟云:大明宫寝毁也。〉
【寿春殿】、〈《通鉴》:上仗剑登乞巧楼,韩全诲等逼上下楼。上行才及寿春殿,李彦弼已于御院焚火。是日冬至,上独坐思政殿,翘一足,一足蹋兰千。〉
【中和殿】、〈《通鉴考异》引实绿:宪宗崩于文明宫之中和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