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京诸苑 (3 / 7)
曰长合,〈《长安志》:承香殿北有长阁。〉
曰紫兰。〈《长安志》:【紫兰殿】庄承香殿东北。《通鉴》:贞观二十年,宴回纥俟利发吐迷度等于芳兰殿。注云:《合本大明官图》,玄武门右玄武殿后有紫兰殿,此“芳兰”疑即“紫兰”。按今《阁本图》,紫兰殿在【玄武殿】之前,胡注“后”或“前”字之讹。〉
自紫兰而东,则太液池北岸之【含凉殿】,〈《长安志》:含凉殿在太液池南。今据《大典阁本图》改。〉
玄武门内之玄武殿也。《长安志》:玄武殿在紫兰殿东北。〉
由紫宸而东,经【绫绮殿】、〈《雍录》载《馆本图》在【浴堂】北,今从《通鉴》注引《阁本图》及《大典阁本图》。〉
浴堂殿、〈殿前有浴堂们,见《顺宗实录》。
又有【北廊】,见《李绛传》。〉
【宣徽殿】、〈在浴堂殿东,见《大典阁本图》。〉
【温室殿】、〈在宣征殿南,见《通鉴》注及《大典》引《阁本图。》〉
【明德寺】,〈在左银台门之西,见《大典阁本图》。《长安志》作“昭德寺。”〉以达左银台门。银台门之北为【太和殿】、【清思殿】、〈《通鉴》注引《阁本图》,入左银台门稍北即太和殿,又西即【靖思殿】。又《通鉴》:苏元明入银台门作乱,上时在清思殿击球。注云:自左银台西入经太和殿、清思殿,清思殿之南则宣征殿,北则【珠镜殿】。《旧书薛存诚传》:敬宗于宫中造清思院新殿,盖即此也。武元衡《贺甘露表“圣恩以元和殿前所降甘露宜示百寮”。疑“元和”或“太和”之为。〉
【望仙台】、〈在清恩殿西,见《大典阁本图》。《唐语林》:武宗于大明宫中筑望仙台,改为【文思院】。《云麓漫钞》云:望仙台在宣政殿东北。〉珠镜殿、〈在望仙台北,见《大典阁本图。》〉
【大角观】,〈《长安志》:大角观在珠镜殿东北。《大典阁本图》不载,而珠镜殿西北有【玄元皇帝庙】,疑却此观也。〉则极于【银汉门】。〈《大典合本图》作“镇济门”,盖传写之讹。〉由紫宸而西。历【延英殿】、〈前有延英门。〉《通鉴》注:《阁本大明宫图》,中书省与廷英殿,〈其间仅隔殿中外院、殿中内院。《六典》、《会要》以廷荚在紫宸之西。《长安志》、吕大临图、《云麓漫钞》皆据李庚赋,谓在紫宸东。王伯厚证以元和十五年于西上合门西廊西畔开便门,以通宰臣白合中赴延英路,则不在紫宸东明矣。僖宗乾符中以殿梁上生玉芝,改为灵芝殿,寻复旧名。唐制,内中有公事商量,降宣头开延英。中书有敷奏入膀子,请开延英。廷英门内之左有含象殿。〉
【思政殿】、〈在廷英南,与延英相对,天子于此见群臣。《旧书崔郾》、《薛戎》、《高钴传》皆召对思政殿,穆宗亦对段文昌于此。〉
【待制院】、〈在思政殿侧,旧药院地。大历十四年立为廨,备清望官待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