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人 明疑犹疑身陷梦(上) (2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远人 明疑犹疑身陷梦(上) (2 / 8)
        夏季本就多雨,自五月末,东都洛阳霖雨不休,横贯洛城的洛河迅速暴涨,朝廷防备不及,洪水没千余户,另良田不计。几乎与此同时,长安也遭遇恶劣天气袭击。长安亦降暴雨,三日乃停,农田受涝大大损减,紧接着却是大旱。天气酷热,一些年迈老者和新生婴孩都没能挺过去,甚至城内偶见不及掩埋的可怜尸首,故而引发时疫,偏蝗虫赶来凑热闹,长安所在的雍州及周边岐州等地都闹起了蝗灾。

        雨、旱、疫、蝗,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我虽身处情况更为糟糕的长安,心中记挂的却是洛阳。但凡无法亲眼目睹,越容易胡思乱想。灾难降临之后,我每日足不出府。外界一切消息只能通过薛绍、芷汀等人告诉我,但显然他们一直是报喜不报忧,半月不问,竟已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池飞怔怔点头,我惶然自语:“两京间人相食。。。其余受害州县,岂不。。。更惨。”

        柳意于心不忍,长吁短叹:“便说长安,米价涨至四百文!穷苦人家焉能谁负担?!偏田间青菜又为暴雨、蝗虫所毁,无以充饥,只能活活等死!惨闻不断,只是我们从未亲睹。朝廷已派官吏出关安抚岐、陇等州,凡户有死者,一尸赐钱三贯,是为安葬之用。”

        我粗略一算,奇道:“只三贯?分明不够安葬所需啊!”

        “自然不够,”,芷汀道:“三贯钱,便是最廉价的薄棺都无力购买,因而只能以苇席裹尸,草草入葬。更有甚者得了钱,不去安葬亲人尸身,而用安葬费买米买粮,只为让还活着的人果腹,继续活下去!!而那些被遗弃的尸体,多会被饥饿/难耐的人瓜分烹煮!”

        芷汀真情实感,我眼前仿佛看到干瘪人尸被分成数部放入锅中烹煮的恐怖惨景,不禁抱紧自己。不,谁不想活下去呢?那些吃人肉者不会觉得恐怖,不会认为自己残忍。他们本不该做出这个选择。

        我好不气愤:“太子难道不察?是谁出了这混账主意?或有人胆敢**?!”

        自二圣离京,太子妃韦妙儿便邀我往东宫做客,我因小产不便行动,以抱恙婉谢她的好意。隔三日,她再派人来邀,宫人随口说着她诊出有孕的好消息又问为何我面色异常苍白,我难过泪下,芷汀代为说出了实情。李显夫妇很是关心,馈赠药材,又遣近侍探望。

        至七月中旬,我身体大好,遂与薛绍一道入宫致谢。接连三次,每次李显都在场作陪。我奇怪他为何不与朝臣议政,他说自己困于繁琐朝政,好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我本是信了的,但不断有内侍向李显回事,婉转请他往左春坊面见朝臣。我于是明白,李显虽受命坐镇长安,但他的心显然不肯遵旨,与其学习治国之策,他更愿陪伴妻儿或往内苑跑马、游猎。

        避过李显夫妇,我寻了一个宫娥侧面打听,得知李显往往数日不见朝臣。若只寻常小事,薛元超、裴炎等自是游刃有余。可当时的长安正经历各种天灾,辅臣亟需与他共议防备、救灾等事宜,而他却与我们宴饮作乐,置军国大事于不顾。唉,此刻深思,一个连百姓生死都不顾的太子,又怎会在意三贯钱是否足够百姓遗体入土为安!

        我才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芷汀提心吊胆,差点要捂我的嘴:“公主慎言!此言大不敬!你我于深宅内房说说便罢,万勿诉之外人!非是太子不察,而是。。。即便太子察觉也无可奈何啊。”

        我心话看来另有隐情,追问:“他贵为储君,今又坐镇京师,代二圣安抚灾民,如何无可奈何?直去问户部尚书,国库不至无钱可用吧?”

        扬翠往前凑,将声音压的不能再低:“天皇下旨于嵩山南麓兴建奉天宫,已宣韦机韦公入都,令其白衣检校。工匠、瓦砾、沙石等具已备齐,国库因此而吃紧,一切需以嵩山用度为首,太子能去何处讨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