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一八、社交 (1 / 2)
曹植返回封国之后,我的生活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总的来说,就是无所事事。
之前曹丕葬礼的时候我最忙,葬礼之后星寰要走,我推掉所有的社交活动,专注陪着他。他走之后又是曹叡的登基典礼,从典礼过后到曹植离京,我的社交中心又转移到曹植身上。曹叡对藩王态度的缓和,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反对的声音也有,但因为他目前尚未在实际上触及士族的利益,反对者尚未形成声势。也因为皇帝本人态度的改变,朝臣不再视结交藩王为洪水猛兽,特别是曹植这样名声在外的大才子,还是有人愿意接受他的邀请。我和他的来往也很快不是秘密。因为我的名声也不错,短短几天,京城的社交界就传出了“双绝”的名号,把我和曹植相提并论。
我当然不敢和曹植相提并论,不是怕曹叡生气,而是怕后世的人笑话。因而他返回封国,我松了好大一口气。
但以我的官职,在京城实际上是没有具体事务需要处理的。离开了具体的军权,我就变成了闲人一个。因而黄初六年剩下的时间,我都在社交中度过了。
我离开洛阳社交界已经两年多,脱节太久,之前积攒下来的名声显然已经被人淡忘。虽说这两年我一直在江陵,说起来也是正儿八经的边关将领,但这样的成绩在名士圈子里是不管用的。名士们讲究的是学术思想、琴棋书画、政治理念、口才雄辩这些东西,单纯只有军事上的才干会被划入“粗鄙的武人”行列,并不受尊重。
其实也难不倒我。我很快东山再起,凭借出色的才艺和对史学的独到见解,在洛阳名士圈中赢得了不错的评价。再加上曹叡也刻意给我制造机会,时常叫我进宫参与政事的讨论,几次朝堂辩论让我在陈群、曹真等人面前挣了不少面子,朝野上下对我的评价更胜出镇江陵之前。
努力提升风评之余,我更不敢忘了自己的本分。凭借夏侯霸身居中领军这一要职的便利,我和京畿禁军将领的关系一直不错,闲来无事切磋一下武艺,到暖香阁喝几杯花酒,很快便结交了许多朋友。不仅自己努力,我也让陈庆按照自己的喜好多多结交朋友。以后大家都是要一块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关系融洽总比互相不熟要好。
我特别下功夫的还是黄权。因为卢鉴的死,我必须确保他是站在我这边的。我的新旧把柄都掌握在他手里,如果他站在我的对立面,事情会非常麻烦。好在因为他的降将身份,他在魏国朝廷一直处于边缘,没有特别的派系归属。对于我的主动亲近,他也心知肚明。在别人眼中,他就好像变成了我这一派的。
对我来说,与黄权结交除了因为“把柄”在他手里,对于我今后的战略构想也十分有必要。黄权是魏军当中为数不多的正牌水军将领,又熟悉蜀中的水路和地理。即便是为了日后的野心,我也不能放任这个宝藏白白浪费。
不仅是我无所事事,从扬州军营回来的秦朗也跟我一样赋闲在家。尽管有上次的“五石散”事件,在曹植走后我还是与他们恢复了来往。只是不管他们怎么劝说,我也不肯再碰五石散。出于对我健康的担心,他们也没有硬劝。除了不跟他们一块磕药,其他方面我尽量配合他们的节奏,尽管我越来越有点看不上秦朗跟曹爽的做派。
倒是对于何晏,我颇有几分同情。他与金乡公主的感情一直没有着落,曹丕生前没有强行为金乡公主安排婚事。拖到现在,金乡已经过了世人认为的适婚年龄,何晏也一直拖着没有娶正妻。两人心里都很苦闷。但曹丕刚刚去世,也没法向与两人差了辈分的曹叡开口,只好继续拖着。也因此,何晏私下里找我,问我能不能找个合适的时机,试探一下曹叡的口风。
“你有侍中的官职,又得陛下器重,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何况你平日素以稳重著称,若由你来向陛下开口,他即便不同意,也不会在你面前说得太难听。”何晏叹气道,“我不能一直耽误她。若实在不行,我也就死了心,让金乡从此不要想着我这个人了。除了你,我也不知该求谁来帮我这个忙了,叔权。”
见他说得诚恳,我对金乡公主又很欣赏,不忍见他们情路夭折,便同意去向曹叡试探说合。不过这个事情讲求时机,我也不能在我俩缠绵之后突兀开口。好不容易有一次白天我进宫,在宫里遇到了金乡公主,趁机在曹叡面前提起她的婚事,才把何晏的心意说了出来。曹叡本来就知道自己姑姑与何晏有情,笑着同意了。
“其实朕也有这意思。金乡姑姑年纪不小了,朕必须要为她觅一门亲事。她是个有主见的,竟然说动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同意让她下嫁何晏,朕也不想横加阻拦。只是目前尚在先帝丧期,等先帝满了周年,朕再行操办此事——你回去告诉何晏吧。”
我把这番话转告给何晏,他喜出望外,连连向我道谢。我其实没发挥什么作用,这个谢受之有愧。不过我发现,其实曹叡对何晏印象非常不错,认为他才华横溢,堪当重任。而曹丕则觉得何晏华而不实,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一直没有给他任何实质性的官职。我也觉得何晏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放荡不羁。除了学术思想超前,在处理实际政务方面,他至少比秦朗和曹爽务实。
黄初六年的洛阳,我这样的年纪已经不算青年才俊,司马懿十七岁的长子司马师风头正盛。司马师年轻、冷静、相貌英俊、文武双全,行事作风十分豪爽,再加上河内司马氏的家族影响,在未出仕的年轻人当中很有号召力,俨然成了年轻人的意见领袖。我家两个弟弟当中,夏侯和把我当神一样崇拜,夏侯惠明显和司马师走得更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