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〇八、后宫的怨恨(上)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〇八、后宫的怨恨(上) (1 / 3)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曹叡像上班打卡一样,每天出入皇宫。曹叡正式恢复了作为太子的权利,留在曹丕身边侍疾。我就显得有点尴尬。我虽然有侍中的头衔,有权每天在皇宫出入,也有资格近身侍疾,但出了前几天那件事,谁也不敢让我侍疾。曹丕没有剥夺我的侍中加官,但也没下令让我服侍,我每天待在宫里候命实际上无事可做。

        我整天呆在皇宫无所事事,实在百无聊赖,但又不能不表现出挂念龙体的忧心忡忡之感,还不能表现出无聊的感觉。这非常考验修为,我实在很佩服古代人的定力,不得不学着他们的样子,挑战自我。几天下来,感觉自己的耐性又上了一层楼。

        实际上宫廷之外,我还有很多想知道的细节。陈庆和筚红棘他们怎么样了,黄权回京之后近况如何,卢鉴的后事是否妥善处理,这些本该由我来处理善后的问题,现在只能通过晚上回家的时间打听消息,做一些安排。陈庆他们得到兵部的核实,被安排驻扎在城外的禁军营中。据说夏侯霸的中央禁军已经在路上了,大约十几天后才能回来。卢鉴的后事,则由曹丕下令、陈群出面,将尸体归还家人,作了相应的抚恤和嘉奖,隆重地安葬,这件事就算解决了。

        在宫里呆了两天之后,曹丕有时精神好的时候,也会叫我到他的御榻前,询问两年来驻守江陵的情况,以及这一次东吴全线进犯和我们退敌的经过。他再没有提过要定我的罪这回事,但是对于战事细节以及荆州形势,却刨根问底问得很细,还问我对于一统三国有什么看法。这些话题对我来说,回答起来的难度比他阴阳怪气地逼我和曹叡表态要低得多,我一聊起来就关不住话匣子。而曹丕多半会叫着曹叡一起在场。这样一来,很多时候就变成我一个人在夸夸其谈,父子两人充当听众,让我感觉自己像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说心里话,我刚成为夏侯称的时候,其实并不愿意过多地插手这个时代的事。或许是游戏玩得太熟,对三国的历史也了解得太详细,这段历史对我而言已经没有过多的秘密,根本没想过我一个小小的bug能对整个系统造成什么影响。

        但时至今日,统一三国不仅变成了我的梦想和野心,也变成了我的责任和承诺。为了报答星寰的恩情、为了巩固曹叡和我的未来、为了让自己不枉重生一世穿越一场,我迫不及待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主宰舞台的走向。

        我注意到随着谈话的深入,当我们真的讨论起今后统一三国的可能性时,曹丕和曹叡父子的表情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枯瘦憔悴的脸上总会露出深深地懊恼和不甘,后者年轻秀丽的面容却绽放着熠熠的光采。有时候,曹丕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看向曹叡的身影,目光中满是怨恨。但他掩饰得很好,旁人几乎很难发现。

        而这些谈话往往会对曹丕的精神造成极大的波动,他常会因为讨论的深入导致精神过度亢奋,又在我们奉命离去之后独自陷入更深的抑郁,因为他很清楚这些未来可能会成为现实的丰功伟业,已经与他无关。

        情绪上的大起大落显然对他的病情不会有正面作用。他的身体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衰弱下去。他已油尽灯枯。

        星寰依然包揽了曹丕身边所有的医药大权,不容任何人质疑。尽管大家都觉得他的治疗似乎没有任何效果,曹丕精神虽然正常,身体却一味地虚弱下去。但曹丕仍然对他言听计从,深信不疑。这份宠信估计连司马懿都望尘莫及。

        终于有一天,有人彻底忍不住了。这个人就是曹丕的皇后郭女王。

        我自从回京之后就没见过郭女王——当然也没机会见到她。恰巧这天,曹叡在曹丕身边侍疾,星寰备好了药,我帮忙送进去。药交给曹叡,星寰坐在曹丕榻前询问病况,两人有说有笑,神态亲昵,引得我又是一阵尴尬。正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闯进寝宫,内侍和禁军没能阻拦,人都进来了才马后炮地通报:“皇后娘娘觐见!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觐见!”

        谁都没反应过来,郭皇后和司马懿就这样闯进了寝宫,皇后手里还拽着她一岁的儿子、清河王曹晟。曹丕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星寰迅速恢复了云淡风轻的模样,不动声色地垂下头。曹叡手里端着药,我在一旁等着。殿中沉寂片刻,郭皇后总算没忘了礼仪,拉着小皇子给曹丕行礼。司马懿也跟着行礼。曹叡手里端着药,对皇后行了礼。我赶紧跟上。

        “皇后有什么急事吗?怎么不待宣诏便进来了?”曹丕褪去笑容,声音透着淡淡的不悦。

        “臣妾听闻皇上日渐消瘦,却不许太医院插手。尽管陛下与这方士相识多年,对其深信不疑,臣妾却不能再坐视不理。陛下的身体在其调理之下,每况愈下,诸位侍中大人与臣妾有目共睹。臣妾恳请陛下立刻停止服用方士开具的偏方,召回御医为陛下精心诊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