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〇七、谁不少年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〇七、谁不少年 (1 / 4)
        陈群走后的氛围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司马懿高大的身影站在并不宽敞的偏殿之中,散发出无形的压迫感,让我和曹叡都感到不自在。我不知道司马懿会不会也有这种不自在的感觉。彼此都心怀鬼胎,比拼的完全是谁脸皮更厚、演技更好。

        沉默了一阵,司马懿主动询问道:“太子殿下和南中郎将一路舟车劳顿赶回来,想必也没有时间好好安顿。还有什么没有办理好的事,司马懿能够帮上忙的,太子殿下尽管直言。”

        “多谢司马将军。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将军不必费心了。将军常伴父皇身边侍疾,不辞辛劳,忠心可嘉,曹叡自愧弗如。”

        “殿下言重了。方才司马懿僭越身份,多嘴了几句,还请殿下恕罪。”

        “将军言之有理,曹叡虚心受教。”

        两人无关痛痒地客套一番,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生疏的味道。我冷眼旁观,想起两年多前任城王曹彰逼宫谋反的时候,我和曹叡曾经与司马父子站在同一条战线并肩作战。我们躲在司马府上寻求庇护,他的次子司马昭也跟我们一同经历了冒险。在那件事中积攒下的交情,仿佛从不存在一般,横亘在曹叡与司马懿之间的是格格不入的疏离。

        这种尴尬的局面没有持续多久,有内侍前来传唤曹叡,说曹丕叫他过去。曹叡走后,只剩下我单独面对司马懿。他将鹰一样的目光投向我,依旧冷冷淡淡地说:“两年不见,听闻夏侯中郎将在荆州屡建战功。司马懿常常以中郎将为榜样,训导家中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真希望他们也能像中郎将这样,建功立业,不辱家门啊。”

        “司马将军缪赞,夏侯称不敢当。但愿两位公子不要学末将这样,惹得陛下大发雷霆,还险些丢掉性命、祸累家人。不知两位公子近况如何?一别两年不见,末将也十分挂念,有心登门拜访,却觉得眼下并非合适时机。”

        “让中郎将挂念了,犬子们安好。特别是昭儿,与令弟夏侯和十分投缘,来往密切,对中郎将也是念念不忘。看到犬子能与武将名门夏侯氏如此交好,做父亲的心中安慰。不过中郎将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是该好好管束昭儿这个不成器的,不要学着中郎将大胆的作风。昭儿可没有中郎将这般好的贵人运啊!”

        我干笑几声,觉得司马懿话里有话,听起来像是有弦外之音,就没接他的茬。沉默片刻,他忽然问我:“那个突然来到宫中为陛下医治的方士,倘若司马懿没有记错,就是两年前在任城王之乱时来到我府中的那一个吧?”

        “司马将军好记性。”

        “那方士的衣着气质如此与众不同,司马懿还不至于转瞬即忘。何况任城王之乱那时候,印象未免过于深刻。”他略作停顿,话锋一转:“夏侯中郎将与此人交情匪浅,可知此人究竟什么来历?陛下如今病势沉重,由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医治,还前所未有地封为‘国师’,我心中深感不妥!”

        “这个……末将只知道他早年在邺城郊外的山中村落隐居,据他说那个村落就是他家的祖居之地。别的,末将就一概不知了。即便末将与他相识多年,他也很少提及自己的事。”

        “邺城郊外山中……”司马懿沉吟,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其实我也觉得有点奇怪。司马懿早在邺城的时候就与曹丕交往深厚,名列“太子四友”,更是曹丕与曹植嗣子之争的积极参与者。他怎么会对星寰与曹丕的过去一无所知呢?

        “司马将军……以前在邺城的时候,没见过星先生吗?”我试探着询问。

        他不由自主地摇头:“印象中在邺城时,从未见此人出现在陛下身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