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九八、决断 (1 / 4)
我几乎瞬间做了决定要赌一把自己和曹叡的命运,但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真正说服自己。当晚我彻夜无眠,反复思索各种情报,思考到底要如何决断。我很清楚自己和曹叡都站在了或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点。判断错误、走错方向,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于我而言或许还有另外的出路。如果我听话点,曹丕出于爱才的心理也不一定会把我怎么样。但对曹叡来说,若他不能顺利继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的,还是那个黄龙之梦。我记得梦里的星寰对我说,要我尽快赶回洛阳。而且我总觉得这个梦像是在预示着什么。梦里那条黄龙,是笔直回到天上去的。倘若按照古人的思维,天子是龙的化身,那么龙回到了天上,是不是意味着天子完成了此生的使命,魂归上天?
归根到底,星寰托梦也好、黄龙预兆也好,都只是我的梦境。我终究是出于对自己直觉的信任,才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赌一把。
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时,一个近似疯狂的计划已经在我内心逐渐成型。我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初升的太阳,感觉自己的头脑和内心都一片澄澈,仿佛丢弃了所有的杂念,毫无顾忌。
我花了差不多一整天时间,观察所有人的反应。夏侯尚和黄权在交接水军,夏侯霸与曹泰各自指挥士兵准备拔营启程。城内城外各处军营都是一片忙碌,普通士兵并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可以回家了。卢鉴宣读圣旨是在城内,且在场的士兵很少,消息并未散播开来,大多普通士兵并不知情。
只有毌丘俭不知道是不是被曹叡吩咐了什么,一直跟在卢鉴身边,带着他四处查看。我在城外营中遇见他们的时候,卢鉴还跟我攀谈,说是听说我琴棋书画都堪称“独步洛阳”、久仰大名什么的。我顺势跟他谈论京□□士,听得出他言辞之间对司马懿的推崇,我隐约明白了几分。
毫无疑问,卢鉴跟司马懿有交情,而且对其推崇备至。虽然无法断言他是司马懿的人,但他们的政治立场很有可能是一致的。照这样推测,卢鉴前来传达诏书,并且奉命陪伴曹叡东巡,司马懿很可能也知道。但他是在诏书颁布之前就知道、还是在诏书下达之后才从卢鉴口中得知,区别就太大了。没有更多依据,我也不能胡乱推断。
我能感觉到卢鉴对我是有几分敬意的,尽管我年纪比他小。看来我之前在洛阳苦心孤诣营造的一点名声,终究还是有用的。遗憾的是任凭我如何旁敲侧击,想侧面获得一点有关曹丕的信息,他始终不松口,仍旧坚持原来的说法,说曹丕身体很好、稳步康复。我换个角度想问问有关皇后和小皇子的事,他倒是答得很痛快,大夸小皇子如何聪明伶俐,一听就是夸大其词的吹捧。一个才一周岁多的孩子,跟本连话都很还不会说几句,谈何聪明?
总之卢鉴不肯说实话,在我看来也算是侧面证明我的推断或许是对的。皇宫里的真实情况肯定不是他说的这样,下令曹叡东巡的事也很有可能是一场巨大阴谋的投影。区别仅仅在于这个阴谋的设计者是不是曹丕本人。
这一天我唯一没有接触到的重要人物是高堂隆。当然我原本对他就有几分忌惮,不知道该如何试探,然而他的立场十分重要,我绕不过去。好不容易借机来到他的住处,他却不在,我又不好大张旗鼓地到处找,只得作罢。
就这样到了晚上,草草吃过晚饭,我叫来陈庆,让他陪我一同来到曹叡房中。我整整一天没见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先前回来时,我已确认他在屋里。张护卫替我通报。推门入内后,我十分意外地发现高堂隆也在,不由地脱口说了句:“少傅也在啊……”
我的惊讶大约让高堂隆不解。他反问:“老夫是太子的少傅,陪伴在太子身边不是理所当然?南中郎将为何如此惊讶?”
我飞快地瞄了一眼曹叡,他使了个颜色,打圆场道:“中郎将不常与少傅相见,大约是拘谨吧。”
我赶忙跟着解释道:“实则先前末将路过少傅住处,想要前去拜访,却被告知少傅外出不在。少傅大名,末将先前在京师已有耳闻,只是无缘结交。本以为少傅前来劳军,机会难得,不想仍是错过,正在遗憾,却在此处相见,难免惊讶。不过看太子与少傅的架势,应当是特意在等候末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