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坏消息 (2 / 4)
曹叡欣慰道:“真是万幸!江陵城上下全都在翘首盼望黄将军率领水军早日到达,若没有这支水军力量,我军便会被东吴水军完全压制,势必导致战局极为不利。”
黄权态度谦和地回答:“末将惶恐,未能及时率军抵达,还折损了若干战力,请太子殿下责罚!”
“黄将军说得严重了。将军临危不乱,仅以微小损失击退埋伏之敌,已是有功。将军若心里过意不去,本太子拭目以待将军日后的表现!”
黄权行礼道:“多谢殿下宽宥!末将定不负殿下厚望!”
黄权一板一眼、谦虚恭敬的态度获得了绝大多数将领的好感,损失也确实不大,因而众人都没有想揪着不放的意思,对他个人责任的讨论很快就过去了,议论的焦点放在了吴军为什么会预先埋伏在水军必经之路这个问题上。
“由此看来,吴军对我军增援江陵一事,并非一无所知。他们没有截住我们的步兵主力,而是截住了水军,一方面是因为能够容纳大军通行的水道有限,比较容易判断,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的水军确实强大,我们决不能小看。”夏侯尚道。
曹叡问道:“吴军设下埋伏,怎么我军竟一无所知?”
夏侯尚面露惭愧之色,连连责备自己失职。我也主动站出来道:“此事责任在末将身上。黄将军遇伏的水道,原本的确在末将的探查范围之内。自从江陵围城之后,末将便收缩了周边的情报网络,仅以行动敏捷、熟悉地形的荆民部落士兵外出探听情报。即便是荆民斥候,因在前些日子的劫营中损失较大,就连其猷帅筚红棘都身受重伤,因而情报收集便几乎停止了。没能事先探查出东吴水军设下埋伏,末将难辞其咎!”
“原来如此。不过既然大军已到,兵力不足一事已不复存在,情报探查若再出差错,绝不姑息,还望两位将军谨记。”
我和夏侯尚双双行礼,由夏侯尚简单说了一下今后斥候探马的安排,曹叡听了才露出几分满意的神情,要他尽快执行,随即转向我。
“你方才说荆民部落的猷帅受了重伤,是不是你来江陵之后奏报朝廷、正式下诏封官的那一个?”
我略感惊讶,没想到他知道筚红棘的事?便答道:“正是。荆民猷帅筚红棘作战十分勇猛,是末将的得力下属。前些日子劫营,中了陆逊的圈套,受伤颇重,一直卧床静养,因而没能让他拜见殿下。”
曹叡“哦”了一声,淡淡说了句:“既然是如此猛将,临战缺阵,未免可惜。改日中郎将带本太子前去探望一下。”
我急忙行礼:“多谢太子殿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