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坏消息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坏消息 (1 / 4)
        两天之后,黄权率领的水军援军并未按照预计到达。众人心里虽说稍微有点着急,但考虑到行军打仗这种事并非总是能够按照计划执行,便商议说再等上两天应该差不多。然而一转眼又过了两天,还是不见水军船队的影子,大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商量的结果,决定派出大批探马沿着黄权的预定进军路线前去寻找,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等待是令人无比焦灼的,而且也不能一味等待。

        这两天大军安顿就绪,我们主动发起了一次挑战,由夏侯霸的中央禁军打头阵,曹叡亲自坐镇中军,到吴军营外叫阵。我和曹泰留守江陵城,我们站在城墙上远观战局。

        魏军将领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陆逊却营门紧闭,拒不迎战,任凭夏侯霸等人在营外如何挑衅,硬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前锋将兵用尽浑身解数,嬉笑怒骂无所不用,闹腾了一个时辰始终一无所获,士气一落千丈,连将官自身也意志消沉,曹叡便下令撤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对面的吴军大营忽然营门大开,吴军士兵像潮水般喊杀着冲向夏侯霸的前锋阵营,看起来像是在营中憋了许久,积蓄了势如破竹的气势。

        魏军大吃一惊,仓促应战,精锐无比的中央禁军一时间竟然稳不住阵脚,被逼得连连后退。前锋后退,势必影响中军。我在城头看到战阵中险象环生,担心曹叡的安全,恨不得自己插上翅膀飞过去保护他。曹泰也很着急,提议道:“要不要出城接应?”

        我想了想觉得不用。陆逊并没有决战的意思,只是想把我军击退,让我们吃点亏,今后一段时间能够安分点不去找他麻烦。这种程度,我相信夏侯尚他们不是应付不过来,我们贸然出城接应反而不合适。

        我建议曹泰再看看情况。战局果然如我所料,在扛住吴军的迅猛势头之后,夏侯霸很快稳住了阵脚。文钦和另外一名校尉从两侧包抄吴军的侧翼,前锋军整体投入作战,中军也跟着稳定下来。双方厮杀了大约半个时辰,吴军一支生力军从侧翼突入,援助己方士兵脱离战场。双方开始心照不宣地各自后撤,脱离接触之后,吴军退回大营,魏军撤回城下。

        这场战斗只是一个小插曲,规模不大,交战的时间也不长,伤亡很小,但却很好地给魏军将领们上了一课。曹叡回城之后跟我说了一句话“你所言不虚。”——他指的是我对陆逊的评价。经此一战,没人敢再小看陆逊,尽管他在战斗中并未现身。

        此战之后过了一天,派出去的探马陆续回来,带回了我们翘首以盼的情报——黄权的水军在上游遇到伏击,击退敌人的同时也付出一些人员和物资上的损失,因而耽误了行程,明天就能到达。

        大家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再次紧张起来。但是探马也没法提供更为精准的情报了,只能等黄权到了问他本人。又等了一天,这一次没再耽搁,水军援军终于在午后到达江陵城下。

        船队甫一现身,就能看出经受过战火的痕迹。黄权的旗舰船帆有轻微破损,船舷也有火烧过的痕迹。不少战船轻微受损,甚至还有两艘受伤较重的船,船体都有点倾斜了。士兵当中也有不少带伤的,显然他们不仅是遇到了袭击,简直是正儿八经地打了一仗。

        曹叡没有急于询问,让我先安排黄权和水军将士休息。蔡平、唐复两人负责引领战船,安排工匠开始检修。当晚,曹叡在县衙为水军将领接风洗尘,才问起遇袭一事。

        黄权告诉我们,他们遇到袭击的地点就在距离江陵上游不到两天航程的地方。那附近的航道,水草长得十分茂盛,使得原本的水道变得狭窄,他们便放缓了船速。没想到一支吴军埋伏在水草深处,又预先在水道中设下障碍,趁着大型战船行动不便之际冲出来袭击他们。吴军人数不算多,但全都是灵活快速的艨艟小船,应付起来十分吃力。一番苦战,总算击退敌军,他们自己也伤了两艘大战船、翻了几艘小船。他们连夜清除障碍、疏通河道,脱离那片水域之后就平安无事了,吴军也没有再来堵截他们。

        “以末将看来,吴军原定的战术似乎是想用火攻,烧毁我们整个船队!万幸的是那几日阴雨不停,令他们不得不放弃火攻计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