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六、狼烟起江陵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七六、狼烟起江陵 (2 / 3)
        蔡平答道:“约莫一刻钟前,末将刚好早起前来巡视,就见下游有船队浩浩荡荡而来。打的旗号是个‘潘’字,想来该是东吴的那个潘璋!”

        我点了下头,看到密集的东吴船队当中,最大最豪华的一艘旗舰上,耀武扬威地挂着“潘”字大旗。虽说姓潘的不见得就是潘璋,但从船的豪华程度来看,应该就是那个在夷陵·江陵之战中与我八字不合的东吴猛将潘璋。

        “原来是他!”我故意表现出极为自信的模样,冷笑着扬声道,“此人当初在江陵之战时,便被我军打得弃城而走,侥幸逃掉了性命,如今还敢再来,这次定要叫他有来无回!”

        部下们齐声呐喊,士气振奋。确实,我并不怕潘璋。凭着上一次南征江陵与他的接触,我对这个人的深浅多少有些把握。公正地来评价,他的勇武确实值得称道,但谋略未免稍逊一筹。我担心的是潘璋很可能只是打头阵的,跟在他后面的主将如果是陆逊,我可就没这种自信了。

        我们先前已经在城外的江面上设置了防御工事,东吴战船在防线之外缓缓放慢船速,在宽阔的江面上排成松散的阵势,犹如一把尖刀指向江陵城。船速稳定下来之后,东吴战船一阵鼓乐大噪,耀武扬威地邀战。江陵城距离长江还有一段距离,中间隔着百里洲。百里洲的守将唐复发觉吴军战船,也急忙准备战船。从城墙上看过去,百里洲驻军一片忙碌。

        吴军没有聒噪太久,便对百里洲发起攻击。蔡平赶忙请战,请求亲自带城中水军与百里洲偏师相互配合,夹击吴军。我本来担心他有闪失不想让他去,转念一想必须要给潘璋的前锋军一个下马威,提振全军士气,便让蔡平带着全部水军战船出击,但不许带新船,并且许胜不许败。蔡平豪气冲天地一口应允。

        城中的战船早在看到吴军出现时便开始做准备,此刻军令一下,没多久便准备妥当。江陵城水门大开,全军沿着人工挖凿的航道鱼贯进入长江。蔡平全副披挂站在旗舰船头,指挥船队全速冲进已经开始交战的战场。

        潘璋这个人我虽然看他不爽,但不愧猛将之名,手下的士兵也都跟他一个风格,勇猛强悍。百里洲偏将唐复性格比较敦厚,本来就不是很猛。加上百里洲兵力不及吴军雄厚,接战初期就有点抵挡不住吴军的猛攻,阵线很快就有点要崩的意思。

        蔡平就在这个时候冲进了战场。他和潘璋其实是同一类人,好勇斗狠,性格粗暴,完全看不出来他的出身也算是荆州名门。潘璋虽然早就留意到他,也派出别队前来阻击,但被蔡平一番拼命三郎似的猛攻猛打,阻击没有奏效,江陵战船很快与百里洲别队合兵一处,巩固了阵线。战况开始进入纠缠状态。

        水军打起来是非常混乱的。因为弓箭的射程有限,在摇晃的船上即便水性再好的士兵,准头也是有限的,就使得船与船之间必须靠得足够近才能攻击到对方。从远处观战,就是大船纠缠在一起,小船穿梭往来,大家忙得要命,一团混乱。最后拼的是双方的综合实力,包括战船的数量、士兵的素质、主将的毅力。我们在数量上不如东吴,但士兵的素质和主将的毅力都扛得住。战斗在进行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吴军开始有了后撤的迹象。

        从高处我们看到很清楚,吴军后撤并不是因为落了下风,而是因为意识到没法攻破防线全歼我们的水军。想来潘璋心里也很明白,不可能仅凭一场水军前锋战就把江陵这种城池拿下来,主动选择了结束战斗。

        吴军有序地开始脱离战场,蔡平却不肯善罢甘休。他估计是打得过瘾,紧紧咬住吴军战船,看样子竟然是想与潘璋的旗舰寻求直接交战。这个野心未免有点大了。吴军且战且退,潘璋亲自殿后,而蔡平紧咬着潘璋,渐渐突出我们的战阵。我担心他不知收敛,赶忙吩咐鸣金收兵。锣鼓敲了好一阵,蔡平才止住追击的念头,后撤拉开距离。吴军就此脱离战场,我军也陆续收缩,开始打扫战场、营救落水士兵、拖回伤船,结束了战斗。

        两个水军将领都回城领命。我说了蔡平几句,提醒他以后不要冒进,随即大力赞扬他和唐复的退敌首功。唐复的表现中规中矩,蔡平明显十分得意自己的勇武,问我:“以今日末将与吴军交战所见,那个潘璋徒有其表,不足为虑!末将不明白中郎将为何不肯令我军战船全力出击?若用上中郎将所制新船,合末将与唐校尉之力,定能歼灭来犯之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