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四七、金陵王气(上) (2 / 2)
陈庆摇头:“并无联系。星先生叫小人去益州成都寻找公子之时,除了指点小人该如何行事,其他并未多说,也并未说明要去哪里找他。”
“就是说他除了打发你走,别的什么都没说?”
陈庆点头称是,我长叹一口气,觉得我果然不该抱有幻想。星寰既然能干出把我独自丢在蜀汉大本营的事来,又怎么会好心地私下与陈庆保持联系呢?要摆脱困境重返江北,终究还是得靠我们自己。
“陈庆啊,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好想回去啊……”
我满怀惆怅地轻声说着,盯着在黑暗之中轻轻摇曳的江水叹了一口气。江南确实美,山清水秀,也不像北方那样经历了太多的战乱。然而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漂泊之后,我却格外地怀念北方的邺城,怀念邺城中的夏侯府、铜雀台,怀念对我百般照料的兄弟,怀念太子府中那个纤弱的少年。北方才是我的家,才是我应该回去的地方。不知不觉间,我的内心早已有了这样的默认,所以,才会义无反顾地离开蜀汉吧?
陈庆垂下头,低声而坚定地说:“陈庆拼上这条命,也一定会护送公子平安返回大魏!”
“一起回去。”我说,“但是不许拼命。我要你跟我一块活着回去。要是没有你在身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陈庆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感到非常安慰。虽然不是刻意而为,我无疑已经获得了陈庆死心塌地的忠诚,而他也成了我最信赖的人,没有之一。
此后的半个多月,我们跟着商船沿江而下,顺利通过了一道道东吴的水上关卡。特别是在经过驻防重镇的时候,查验通行证是必不可少的手续,但不会对所有的船工进行逐一盘查和身份核对。我们三个身份不明人士就这样混在船上安全过关,一路上都没遇到什么麻烦。
空闲的时候我也有意和其他船工聊天套近乎,得知他们也不全都是江南土生土长的,来自许多地方,来当船工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人是逃避战乱离开家乡,有的人是遭了灾无处可去,还有人原本当过水贼,大家都是讨口饭吃而已。行船虽然危险劳累,不失为一种谋生的好手段。他们自然也问起我们。在这个船上要糊弄身份,可比在蜀汉宫廷之中要容易得多。我搬出在诸葛亮和刘备面前编造的那个故事,陈庆把自己的经历随便说一说,刘权只要略去他是刘备之子这件事,即可**关。
这一路上,我确实大开眼界,见识到了江南兴旺的水上事业。我们在江陵城外刚好遇到一队东吴的战船,大小战船共有七艘,旗舰是一艘有两层船楼的大船,穿上挂着的旗号是一个“朱”字。船队编队整齐,船速很快,和我们反方向逆流而上,离开江陵往上游去了。我划着船,瞅着那个擦肩而过的“朱”字,心里暗想这该不会是东吴名将朱然吧?可惜,这次看来没机会一睹东吴君臣将帅的风采了。
除了重镇江陵,武昌和濡须口的水军军营也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无法靠近细看,远远看到水军营中一片气派威武的战船数不胜数,就让人心生怯意。说起来在樊城战场,关羽的水军已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东吴一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宽阔奔涌的长江天堑,加上这支训练有素的庞大水军,江东的确不可小觑,更不可轻易打败。
一路东行,我一直在回想历史。历史上西晋灭吴,采用的是水路并进双管齐下,以陆地佯攻为辅,从益州顺流而下的水军为主。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我们这一趟从益州的成都出来,虽说中途换了船,总的来说也勉强算是重走了一遍西晋伐吴的历史路线。史书记载王濬当时一路上摧枯拉朽一般,连续攻克东吴数座重镇,摧毁长江防线,直捣黄龙。王濬当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将了,晚年立此大功,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啊。他现在应该正是十几岁的少年,想必尚未加冠,正在魏都洛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不会想到日后的自己会立下名垂史册的辉煌战功,更不会想到自己最终留在历史上的身份,会是“晋将”。
统一这三分天下的,并非是魏、蜀、吴的任何一方。他们这些置身其中的当局者,有谁能够预料得到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