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七、金陵王气(上)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四七、金陵王气(上) (1 / 2)
        我们三个人就这样留在了李大勇的商船上,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一股脑往东边去,越走越远了。

        这艘船比我们原本那艘单桅单帆的船要大多了,是双桅双帆的,船速更快不说,也更加平稳,我在这船上竟然不怎么晕。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慢慢适应了长期在水上航行的生活,不像最初那样反应强烈。船大,装的东西自然也多。船上的伙计大约有四五十个,确实不多我们三个。我们留在船上之后,便被安排加入了伙计们的换班行列,轮流承担划船的工作。这是船上最需要人手的工作岗位。操帆掌舵这种工作比较有技术含量,一般是专人负责,轮不到我们这种新加入的人。做饭什么的也是重要工作,跟我们无缘。

        我虽然没有怨言,但我其实没干过这种基层而纯粹的体力劳动,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这次真是没有任何特殊待遇,直接从“公子”变成了“船工”。寄人篱下,我不能挑三拣四,更不能嫌累不干,再说请求留下时就答应了一切要听船老大的,也就是不能再以小团体的头目自居。我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不要让船老大对我感觉不舒服,任劳任怨听从吩咐,让陈庆和刘权都不要再对我毕恭毕敬,尤其不能再叫我“公子”或者“将军”什么的。他们两人一开始不习惯,我逼着他们必须习惯。我们本来就是外来的、后来的,一切都应该以低调为第一要务。好在陈庆识大体,刘权也听话,我们干活都不吝啬力气,船老大对我们很满意,其他船工伙计慢慢也跟我们熟络起来,我们的境况不算难熬。

        只不过划船这个活儿确实挺累的。这种大的商船,航行时会尽量借助风力,特别是我们顺流而下的时候还会借助江水的自然动力,并非完全依靠人力驱动。不过长江毕竟是一条河,不是一片海,这种船也不是后世大航海时代的那种大型帆船,人力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动力来源。一般到了晚上,船会停靠在渡口或者避风的岔路水道休息过夜,尽量不赶夜路,船工的休息时间能够得到保证。白天的工作虽然辛苦,饭食供应充足,也可以轮流稍微休息一下,我咬牙坚持,总算也坚持下来了。

        陈庆对此感到非常愧疚。起初我不习惯这种高强度的机械性重复劳动,晚上又跟十几个船工挤在一间船舱里,汗臭尿骚味熏得我睡不着觉。趁着我出去方便的时候,陈庆跟着我一块出了船舱。来到甲板上,见周遭没人,他劝我还是尽快下船,改由陆路北上。我十分不解,追问原因他又不说,见我追问不休,最后才勉强给出了正面回答。

        “小人觉得……这样太委屈公子了。以公子的身份,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待遇?”

        我既尴尬又感动。我的确不习惯这样的环境。在二十一世纪,我是家中独子,从小到大做过最辛苦的工作就是勤工俭学站在街上发传单。来到这里之后,在夏侯府自然什么事都不用我干,连穿衣梳头都有人服侍。即便是在关兴麾下当亲兵,也没有做过这么艰苦劳累的工作。这对我来说,绝对是值得纪念的珍贵体验。我白天划船时的咬牙坚持,晚上睡觉时的皱眉辗转,想必陈庆都看在眼中,惭愧在心吧?因为他觉得是他没有照顾好我,才让我这个主子吃这种苦。他有这种想法,让我更加为自己的娇惯感到惭愧了。

        我摇了摇头,轻声道:“没事,我受得了。这也是游历的一种体验嘛。刘权还是汉中王的公子呢,你看他不也跟咱们一样?”

        “可是刘权公子他……”

        “哎,注意点,叮嘱过不要叫什么公子的。”

        “是小人疏忽。”

        我轻轻点头,轻声说:“机会如此难得,还是跟着去建业看看吧。这一路上,能够路过东吴的不少沿江重镇,不是么?”

        陈庆有些惊讶地抬头看我,我笑笑,也不多做解释。我本来不是这么打算的,只是忽然想到,这样顺江而下不啻于一种巡游暗访。从夷陵开始,江陵、赤壁、武昌、柴桑、濡须口,一直到建业,沿途全都是东吴的长江驻防基地,把这些地方一次性巡视下来的机会是多么难得啊!即便没有机会进入这些军事重镇内部仔细侦查,能够从外部获得直观印象,对我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事。这个时代没有电脑没有网络,要增加见识除了读书之外,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游历。我能有机会见识一下东吴的各大历史名城,简直求之不得,为此吃点苦头划几天船,是非常划算的。

        “小人不知公子竟有如此用意。是小人肤浅庸俗,不曾明白公子的深谋远略。”

        “我没有什么深谋远略,也就是临时想到罢了。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我叹一口气,忽然想起星寰,忙问陈庆:“对了,你跟星先生还有联系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