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上 (3 / 5)
堂堂典农大人,同民夫一样短衣襟打扮,执着铁锹,挖泥清理沟渠,偶尔将锹插立于地,手撑锹杆,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再观察一番周边地形,偶尔拿根树枝在地下比比划划,一副忧国忧民的父母官模样。
他夜读兵书,白天则同衙役、农夫一起修渠干活。手里执着农具,脑子里想的更多的却是战事地形和用兵布阵,周边人等、地形,在其眼里皆可入阵。偶尔捡些草根树枝,就地比划一番,代以排兵演阵。
至于画的什么,反正旁边的老百姓们也看不懂。
周围人见典农大人如此勤勉用心,与他们这些最普通的士兵、佣夫吃住一起,干在一处,皆不敢懈怠偷懒,一个个奋勇挥锹,无比卖力。因此,只要是司马昭亲自督工的农事水利项目,皆能事半功倍,高效完成。
就这么一心两用地干了几年,司马昭几乎成了郡官典范,在京洛一带民间甚有口碑,声名鹊起。
京城大小官员,即便一直对司马家素怀芥蒂存有戒心者,也讲不出司马昭什么闲话。即便是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御史台,是出了名的无事也能搅三分,能在鸡蛋里挑出几根骨头的,愣是挑不出司马昭什么错儿。
乡野那些淳朴的老百姓们就更不用说了,无不对典农大人亲附称颂,常有热情的乡亲拦着司马昭的马车表示谢意,送些刚摘的新鲜蔬果和自家养的家禽之类,说是小民一片心意,请大人务必收下,典农大人真乃咱黎民百姓的再生父母官!
“哎,这位兄弟,有没瞧见咱们典农大人在哪儿呢?”
“晓得晓得,大人在那边呢!”
“前面不远,没几步就到了……”
几个修渠的民夫很是热情,纷纷七嘴八舌地搭话,热忱地用手指引。
有个大嗓门的冲着东边喊了一嗓子,“大人,有人找您!”
午时过后,骄阳似火。火炉一般的太阳丝毫没有收敛之意,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