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上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上 (2 / 5)
        品评之语只有寥寥几字:子欲上,子可进。

        “子上”乃是司马昭的表字,这评语将其字巧妙地嵌了进去。有人不解,不禁有些纳闷:

        “请问化之先生,这话何意?”

        “对哦,‘上’是上哪里,‘进’又是进何处呢?”

        许简但笑不语。

        “那还用说么?典农大人自然是上沟渠,进田里。洛阳百姓谁人不知,典农大人隔三差五都要到渠道和田里查看一番呐!”有嘴快的人插话道。

        “哦,原来如此!”众人似恍然大悟。

        不说旁的,在典农中郎将这一任上,司马昭干得深得人望和民心。这几年,洛阳也算是风调雨顺。

        他接任之初,先是拟定制度,奖励百姓耕种,遇到农忙之时,由衙门提前准备工具、骡马、种子等,提供给农夫使用。在农事淡季,组织青壮男丁修缮水渠,兴修水利,将农夫和佣夫编组,给予些许佣钱,既添了农户收入,又利于农事生产。

        逢有修渠之类的大型农事水利项目,司马昭不仅日日到场督工,更是亲力亲为,挥锹开沟挖渠,同百姓打成一片。

        洛阳城北面靠山,东西北三面皆有渠,统称阳渠,另随着渠道附属建有堤、坞、堰、桥等,承担着城中水路运送功能。由于洛阳城地形环山,这些渠道慢慢会被周围山坡冲下的积土填塞,需要定期进行清淤疏通,因此每逢大雨过后,整修阳渠的工程会比较频繁。并且相当苦累。

        历来,执掌典农这一差事的,能在风和日丽之日到场巡看一番,做做样子喊喊口号,说两句冠冕堂皇之词,都算不错了,哪有亲自上场挖渠的?偏偏司马昭就做到了。

        不仅做到了,而且干得乐此不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