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釜山海战 (2 / 2)
朝鲜以大明福船为蓝本建造的板屋船防护力强,采用结阵炮击、冲撞战术制敌。突击的龟甲船穹隆背部覆盖的片鐵,可以有效的抵御日方**投射火器的攻击,林立的铁锥也阻止了日军所擅长的跳帮战术,导致日本水军累次失利。
日方曾记述道:“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加藤嘉明曾在战纪中记载了与朝鲜龟甲船交战中的窘况。(“敵艦大小百余艘來攻,火炮火矢如雨,我軍亦發大炮,互有殺傷。自辰及酉,敵舩有以全鐵裝者,而我炮不能傷。而敵軍火箭用長大勁幹鐵箭,咫尺而發,我將帥在樓櫓者殆危急“。川口長孺《征韓偉略》)
李舜臣虽然取得赫赫战果,但自身消耗也较为严重,其三道水军将佐就战死数十人。(倭乱以来,鹿岛万户郑运,大靜縣監崔天寶,兴阳县监金斗剑,左衞将韩英世,顺天代将崔弼,知世浦萬户韩百禄,僉正尹思恭、金大春、金涵字、徐德崇、郑浩、朴夢周,主簿崔仲福、申龍虎,奉事朴大福皆殁于王事。)
船械兵员亦戦损颇多,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海战。(“格兵射夫原數六千二百餘名,去今战亡數及病斃,防踏一船別軍金斗山、虞候船放炮鎭撫张彦己、同鎭龜船格軍金允方、蛇渡一船軍官林弘楠、水軍射夫金億水等六百餘名。而凡此死亡者,俱是壯健能射,慣熟舟楫之輩”。《李忠武公全書》)
为此,李舜臣在釜山海战后前往甑岛与对朝鲜进行援助的大明水师接洽,以获所需补给。(“原任标营游击吴天赏、守备张良相皆熟于海务,才俱可用,委領各船赴援朝鲜御倭一事。随船火器军械弐千六百件,药铅子三千四百斤”)。
朝鲜备边司亦奏称所需军火补给的重要性。(“龟船不足则多载佛狼机、火箭器具,此乃最为救急之良策”。李朝《宣祖實錄》)
李舜臣的《亂中日記》曾提到其军中当时编有部分中方作战人员,负责操纵火炮训练士卒。(“癸巳五月二十六日已卯,雨。朝唐人乃浙江炮手王敬得、粗解文字、對語有時不能解聽、甚憾”。)
李舜臣在力战卫国之际,也心系王室安危。当得知李昖放弃汉城北逃,一路屡遭日本追兵威胁之时,曾上书建议朝王李昖避祸于水师营中。(舜臣曰:“在吾之职,当以龙舟,浮海迎驾,虽至不幸,君臣同死我国之地也”。《李忠武公全書》)
然而,秉性多疑的李昖又岂能将自身安危交于统兵将领手中。但是,朝鲜王廷还是鉴于李舜臣的忠勇。在“釜山海战”后不久,加封李舜臣为从二品的三道水军统制使(相当于朝鲜水军司令)。
此外,将与李舜臣素有嫌隙的元均调任忠淸左道兵马节度使,改打陆战。以避免二将冲突,影响战事。(“均耻为舜臣次将,不受节制,舜臣累状辞免。朝廷累使元帅,査其功罪,均益肆愤骂,言皆丑恶,舜臣亦言均无功状,而有一款失实。朝廷多右元均,遂竝劾之,上更令备边司平停,以庆尙右水使元均移拜忠淸节度使,只递均为陆将,责舜臣,戴罪自效於兵”。李朝《宣祖實錄》)
日军虽遭受一定损失,但是取了得釜山防御战的成功,从而使釜山成为一个安全的海运枢纽,在戦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釜山浦海战”的七天后,1592年9月9日,岐阜宰相(正三位)丰臣秀胜(丰臣秀吉の甥)因重疾不治死于釜山军营,年仅二十三岁。这是死于朝鲜的第一位日本大名,本就男丁凋零的丰臣氏,为侵略战争又付出了一笔沉重代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