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釜山海战 (1 / 2)
文禄之役初期日军攻占釜山后,从肥前名护屋、对马至釜山的海运即成为日军的海上交通线,釜山遂成为日军补给之重地。而朝鲜水军此前一系列作战中只是打击了日军各番队之船手众,并未对日本跨海运输线造成威胁。
数次以众击寡的胜利让李舜臣认为日军不堪一击,为此,李舜臣准备以全部军力攻占釜山。(“舜臣曰,釜山为倭军之根本,如进击而夺之,则敌军必败“。)
8月末,李舜臣、李亿祺、元均率军一万二千,战船一百六十九艘(含三艘龟甲船与七十四艘板屋船,九十二艘狭板船)进击釜山。双方在“文禄の役“中最大规模的海战拉开了序幕。当时驻泊于釜山的日本水军除了九鬼嘉隆、胁坂安治等部残军外,又得到从壹歧岛开来的藤堂高虎、加藤嘉明、村上元吉及浦部警固衆若林鎮興(大友家の海賊大将)等部增援。
日本水军总兵力达八千人,军船二百六十艘(含四十余艘安宅船、八十多艘关船)。因日式战船结构问题,无法安装大型火炮,遂在岸上筑起十余个砲垒(石垣の鉄炮冢),安放历次战斗中缴获的大量朝鲜铳筒,以应对朝军攻势,同时以上万陆军支援水军作战。战前,屯驻釜山的日军最高指挥官,第九番队总大将丰臣秀胜重病卧床(有病于锦衣衞施毒一说),这对日军士气产生不利影响。
1592年9月1日,驻泊于多大浦、西平浦前方绝影岛附近的淡路水军警戒船只发现了逼近釜山的朝鲜水军,立即用大筒向朝军射击,并发出警报。随后驻守在釜山港丸山与小早川倭城砲台的上日军开始自城中、船内、山上以各式火器向朝军船只射击,进行防御作战。
李舜臣率舰队迎着日军倾泻的火力发起强攻,两军数百艘战舰在釜山海域开始激战。阿波水军的新任统领森甚五兵卫村重(此前在唐项浦海战中战死森村春の甥)与能岛水军枭将村上元吉均身先士卒,率死士驾驶数十艘纵火船对攻入港内的朝鲜战船发起突袭,浦部若林的警固队亦从侧翼包夹。
突前的朝鲜龟甲船遭到船头插有倒须钩钉,载有焰硝火油的日军哨舠撞击无法摆脱,布满尖刺的船身也被日军死士抛射浸润火油的毛毡所挂住,以“焙烙火矢”引燃。前锋鹿岛萬戶(正四品)郑运、僉正尹思恭战死。
见前军受挫,李舜臣率主力板屋船对日军舰船实施猛烈炮击,遭到朝军炮火攒射的日军无法抵御,遂驶向岸边在岸上火力支援下与朝军对垒。最终,李舜臣部在火药弹丸消耗大半后,收兵撤往加德岛,返回丽水本阵。(倭贼登山俯放丸箭,如雨如雹,大鐵丸大如木果者,水磨石大如鉢塊者,多中我船。)
此战,双方均称己方为胜利者。日方称做好防御准备的日军击败了朝鲜水军,并使其遭受严重损失,李舜臣几乎被俘,于惊悸中狼狈逃回加徳岛。(“村上元吉並森甚五兵衛,以蝴蝶阵環攻鮮军,浦部警固衆戦舩亦至,火船骤出,烈焰旋起,焚包鐵盲舡,舜臣潰奔麗水”。)
朝方史料记载,李舜臣攻釜山不克,毁敌空船百艘而还,萬户鄭運殁于国事,追赠从二品兵曹判書。(“李舜臣等攻釜山賊屯,不克。倭兵屢敗于水戦,聚據釜山東萊列艦守港。舜臣與元均悉舟師進攻,賊斂兵不戦,登高放丸。水兵不能下陸,乃燒空船百余艘而退。鹿島萬戶鄭運居前力戦、賊之大鐵丸,貫穿頭頂而致死,贈兵曹判書”。李朝《宣祖實錄》)
趙慶男在其所撰《亂中雜錄》中,曾言及朝鲜水军受挫之事。(“湖嶺水兵諸將,討賊于加德島,鹿島萬戶鄭運死之,我軍退還”。)
经此一战,李舜臣才发觉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击败屯驻釜山的日军重兵集团。只能退兵休整,等待明军的支援。(“時賊以重兵久居釜山,改建城壁樓櫓,盤拠甚壯。舜臣知不可易攻,乃引兵還以待天兵”。朝鲜《閔氏壬辰錄》)
釜山海战,九鬼嘉隆、胁坂安治等虽以海陆联合作战取得釜山防御战的成功,但与李舜臣多次交战中也折损颇重。据日方统计,在“文禄の役”中,日本水军损失约三四千人。原有水军九千二百人,剩余五千四百六十人,减员三千七百四十人。其残军数据如下。九鬼嘉隆部八百三十四人、藤堂高虎部壹千四百七十三人、肋坂安治部九百人、加藤嘉明部三百壹十四人、來島通總部五百五十人、堀內氏善部五百三十四人、杉谷氏宗部五百七十四人、桑山壹晴部五百零四人、菅達长部壹百零六人(《日本战史-朝鲜役》)。
这表明除去病疫之外,日本水军在与李舜臣的历次交战中阵亡约二千多人。此外,日本各番队执行运输补给的荷船、廻船上损失的船手衆以及助纣为虐的朝鲜弓手与櫂夫也损失约四五千人。李舜臣的胜利原因,首先在于多次交战中,日军兵力、戦船数量均少于朝鲜水军。其次日式军船没有龙骨的船体质量也不及对手。故而,在海战中日军处于完全劣势地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