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为壮神终至全真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为壮神终至全真 (1 / 2)
        在地上歇息许久,杨悦挣扎着起身,蹒跚到石桌边坐下,双手拇指按压两侧太阳穴。心中哀叹:“神”还是不够壮,沉浸在《正气歌》中,差点心神失守。文天祥绝对领悟了浩然之气,境界高深,只可惜不通内家功夫。不然不会身陷囹圄,反而斩旗夺帅、刺架杀王等闲事尔。

        不过杨悦也并非没有收获,至少明了如何养正气。至诚之道,讲究心正、思正、口正、身正。以正为人、以正待人,修身即修心。

        有了这丝明悟,也算是得道了。

        接下来的时日,杨悦托人购得一些佛道典籍,结合儒家的经义。整日里除了学堂授课,便是通读三教典籍,修复心神。随着学问渐深,对正气也有了新的领悟。

        这一日,杨悦正将邻村的刘秀才送出学堂。原来,他近日感觉学问、心境遭遇瓶颈,静极思动便想出游。于是托请了这刘秀才来替他给学堂授课。

        次日,收拾好行囊,往终南山而去。此时距第一次华山论剑过去没几年。杨悦希望能在重阳宫中上找到重阳真人晋级活死人境界的线索。

        此时全真教在金国境内,考虑到路途遥远、沿途多匪盗之徒。杨悦装备了一柄文剑,以备不时之需。

        跟着商队一路走走停停,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才到达终南山。在山下的客栈中洗漱停当,便拿上拜帖,沿着山路去全真教拜访。

        行至半山牌坊,只见整座牌坊威严大气,石阶从牌坊穿过,蜿蜒曲折,宛若直上云霄。“好一座道家祖庭!”杨悦不禁赞道。

        牌坊侧边,依山的一座小亭中跃出两个年轻道士,均是腰间配剑。其中一位向杨悦做了个道揖:“这位公子有礼了,此地乃我全真教所在,还请公子止步。若是游览山色,其他地方亦不逊色此处。得罪之处还望见谅。”

        道士嘴上说的客气,眉宇间却是拒人千里之外之意。杨悦取出拜帖,拱拱手:“道长有礼了,我乃一介书生。此番上山却是想拜访邱道长或是几位长老。这是拜帖,麻烦通报一声。”

        那言语的道士接过拜帖,与同伴交代几句便施展轻功回去禀报。另一名道士也不说话,只是盯着杨悦,手扶在剑柄上。杨悦不以为意,背着手欣赏着山间景色。他却是不担心会被拒之门外,拜帖上,他用上了最新领悟的精神力,虽只是极其微弱的一丝。但只要是识货的人,必然能感觉出来。全真七子能在正史留名,想来不是泛泛之辈。

        时过半响,只见两道身影从山上飘然而下。为首的道人面容清濯,剑眉短髯。身着玄色道袍,头戴金冠,手持浮尘。身后跟着的则是去通传的年轻道士。不过转瞬,两人便来到杨悦身前停下。

        “贫道刘处玄,见过道友”为首的道人行了个道揖。杨悦连忙礼:“见过长生真人,小可所请,不知真人可否应允。”

        “教中典籍,任由道兄翻阅。你我正好亲近亲近,论道谈玄,岂不快哉”,刘处玄抚掌哈哈大笑。“道兄请随我上山。”

        “真人称我一笑即可。一笑本是儒门后学末进,道友之称羞煞我也。”杨悦恭谨应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