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牧者(周一求推荐票) (1 / 3)
不论是罗马官方的记载,还是匈人民间的传说,或是日耳曼乡间的故事,都青睐温文尔雅的穆列什河,甚至早在四百年前,就有以穆列什河为主要舞台的粗疏的故事传说在潘诺尼亚乡间流传。相比之下,更加宽阔的蒂萨河就不是那么讨喜,连年泛滥、淤泥遍地,加之河宽而浅,漩涡泥沼众多,不宜渡河,让商队都尽量选择绕开这里改道别处。
而对路曜而言,这倒是一桩好事,安静的蒂萨河边可以让他专注于自己的思考,以平稳自己的思绪。
当然,河边也并非杳无人烟,几支去拉文纳的商队就更习惯蒂萨河南岸的邮路。除此之外,路曜刚刚还发现了前方一支有些特殊的队伍,一支他十分眼熟的队伍。
那是王廷卫队。
塞格德的军事武装,除不常驻的野战兵团外,常驻的力量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负责内外城治安、城门管理和城墙修造维护的城防卫队,他们驻扎在鲁嘉门里,是塞格德的公民们最常接触的官吏。去年,他们的司令霍查将军向王廷争取到了外城几条公共马车线路的运营权,这让他们在城门税的抽成外,又可大赚一笔,这让城防卫队成了许多穷苦公民趋之若鹜的去处。
而另外一支军队则有些神秘,它就是王廷卫队,许多一辈子都未必进内城的平民甚至不能肯定他们是不是真的存在。王廷卫队直接负责大王本人、大丞相府、七神教会等重要人员机构的安全,并奉大王或摄政的命令执行一些秘密行动。
很显然,此刻乔装改扮的王廷卫队正在执行的就是路曜不清楚的某项秘密行动。若不是他们之中许多人是路曜面熟的,他还真不能把这支假扮的“商队”和塞格德那帮“黑袍者”(1)联系在一起。
路曜并未萌生上前跟这些相对熟识的士兵们打招呼的想法,部分原因是他直觉失去了血之石这个最大倚仗的自己很可能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危机,不愿连累他人,而另外的,也许是更加重要的原因,是他发现了这支王廷卫队可能的任务。
那些士兵们似乎在驱赶、奴役另外一群人,一群衣衫褴褛、眼神麻木的家伙。那些被驱赶鞭打的人有男有女,甚至有不少尚算不上成人的半大孩子。他们一律被用细麻绳捆住双手,再用粗绳连成几条线,就像商队常见的那些大型牲畜一样。他们之中几乎没有轮廓深邃、头发卷曲的罗马人,也没有鼻梁高耸、眼眸淡蓝的波斯人,几乎全是黑发黄肤、五官柔和的匈人。这说明王廷卫队押送的不是战争中的异族战俘,而是王国的公民!
这...路曜本能觉得不对,且不论王国早就明令禁止蓄奴贩奴,即使民间偶有这类现象,而直属于王廷的王廷卫队是不可能也绝不应该执行如此“秘密任务”的!
旋即,路曜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但为了谨慎起见,他落后几步,跟河边几个商队落单的小贩搭了几句话,也听了听附近渔民的对话,算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这些被押送的人,是被罗马人称为“债务奴隶”的负债者。在王国,这样的因债务导致的奴役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正常而言,王国颁布了严密复杂的债务法令来解决公民难以偿还债务的问题。一般而言,在得知有公民无力偿债时,王廷会出面赎买公民的负债,让债主得到清偿,而欠债的公民会进入卫队或野战兵团服役一定年限,以偿还已转移至王廷的债务。
而作为保障公民自由的最后后盾,王廷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成为把欠债的公民掳为奴隶的凶恶债主。路曜以前曾听说,在潘诺尼亚之外的不少王廷难以管控的领地和附庸,民众长期被黑帮和**者控制要挟,地主和放贷者动辄把无力偿还高额利息债务的平民掳为奴隶,逼迫他们去矿场、去农庄做工,所谓偿还债务,其实大多数人没法活着出来。
而最令路曜意外的是,似乎王廷也参与了这样的罪恶贸易,甚至直接驱使这些债务奴隶前往塞格德。在那里,他们的结局可以想象。
“啪!”一声脆响,是沾着水的鞭子直接抽打在人的肉皮上的声音。这蓄足力的一鞭足够让被打的奴隶皮开肉绽,事实上随着声音的传来,确实有一个青年奴隶被打在地上。他似乎走得慢了几步,王廷卫队的那位长官的鞭子就毫不留情地抽了下来。此刻路曜突然觉得这些平日里对他很和善的军人是如此陌生,陌生到他不知道是自己丧失了记忆,还是士兵们丢失了起码的良心。
但路曜没有去阻拦。他知道,这样的恶行绝非一次两次,他目前也无力去改变。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调查清楚有关王廷的一切阴谋,并确认这一类的事件是否与塞格德西北郊的那个异常有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