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库空虚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国库空虚 (2 / 2)
        “其实,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赋税一事上。赋税一事解决之后,国舅爷此法有见效。我虽有一策,可是却难以施行,背后有座大山阻隔。”御史司马传说道。

        “是何良策?司马御史快快说来。赋税一事关乎父王前线战事,有何阻隔,我一力破之。”太子杨慎焦急的催问道。

        “太子殿下,吏部侍郎王贝可熟悉?”御史司马传问道。

        “自然熟悉,他是我表叔,我祖母的亲侄子。”太子杨慎回答道。“此人在外行事,殿下可曾听闻?”“不曾。”

        御史司马传轻咳了一声,缓缓开口:“那我就给殿下说道说道,吏部侍郎王贝仗着自己是当今太后的亲侄子。在外明价卖官,京城内许多掌有实权,但是品阶不高的小官都是他一手操办。而购官之人除了赠送钱财之外,另有许多家族土地送与他。所送土地不计其数,其中有许多是家族封地,另有许多是开垦荒地所得,其中最惹争议的,有许多土地,王贝为了让土地连绵成片,是从农户手中硬抢过来的。碍于王贝身份,虽然有人告官,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这些土地,都不曾缴纳赋税,多则已经十几年,少则数年。王贝在外有个外号‘王千里’,用来形容他有千里之地。”

        “竟有此事?”太子杨慎疑惑道。

        “司马御史所言不假,我在外也曾听闻此事。‘王千里’恐怕说少了,他在九州各地,只怕有家产数千里了。”国舅于让开口道。

        “如此大奸大恶之人,怎会立于朝堂之上?”太子杨慎愤怒地说道。

        “陛下想毕早已知道此事,只是碍于太后颜面,不好处理。”国舅于让说道。

        “哼,你们先回去。我去找祖母,说道说道此事,定要王贝好看!”太子杨慎说完转头便走。

        大太监黄岳紧跟着太子杨慎,半途中,杨慎回过头问黄岳:“大总管觉得,我见了祖母该如何说?”黄岳想了想说道:“见了太后,太子可以说的可怜些,太后最疼太子殿下,太子说得越可怜,太后越心疼。”“好,就这么办。”杨慎点头道。

        不一会儿,太子杨慎与大太监黄岳来到后宫。杨慎祖母,当今太后王氏。年龄五十许,保养得当,看上去也就四十年纪,眼角添了几道眼角纹,顾盼之间,依稀可见年轻时候貌美无比。

        看到太子杨慎气哄哄的与大太监黄岳一同走来。王太后率先开口,焦急的问道:“孙儿怎么了?怎么看上去不高兴,可是前线战事有变?”

        “祖母,父皇在前线率军征战,粮草紧急,今日一早,又有急报来催粮。而目前国库空虚,即将耗尽。孙儿已无法筹集更多粮草,供应前线将士。孙儿为此发愁,如若因为粮草供应不足,导致战事不利,孙儿无颜面对父皇,当自裁以谢罪。”太子杨慎唉声叹气的说道。

        “臭小子,说什么傻话!身为太子,怎可说此颓丧之语。可是黄岳教你如此模样的?”王太后斜眼看着黄岳。黄岳一听立刻跪下道:“老奴不敢。”

        王太后轻哼了一声说道:“一把年纪了,还跪什么跪?快起来吧。”“是。”黄岳缓慢起身。

        王太后看着太子说道:“此次,我儿率军亲征游牧族,乃是帝国壮举,意在为帝国除去心腹大患。帝国九州上下,应当竭尽全力支持我儿此举才是。不要在我面前演戏了,说说吧,遇到什么困难了,祖母给你想办法。”

        太后王氏乃是外秀慧中之人,极其聪慧,朝廷内外对其多有忌惮。否则宣德皇帝幼年继位,外敌内忧环绕之下,若非王太后左右逢源,也不可能有二十年供其成长,这期间与王太后坐镇宫中有莫大关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