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国库空虚 (1 / 2)
转眼之间,宣德皇帝西征草原已经数月。兵马一动,黄金万两。幸亏太祖皇帝自建立大齐以来,一直与民修养生息,发展经济,国库充盈。国家财力物力才得以支撑起大战所需。
大战刚开始之时,有国库支撑,太子杨慎,丞相李央等人并不因钱财粮草犯愁。御史司马传还有空闲设计,削减四大王府财力粮草。但是,随着大战持续下去。死的将士越来越多,后续兵力进入草原的兵马越来越多之后,各方面支出暴增。国库几十年积累正在快速消耗。
这日,宣德皇帝又派人来京城催要粮草。随着大军深入,草原牧民大都已经听到风声。牧民们大多已经赶着牛羊进入草原深处。大战开始时候定制的以战养战策略,已经行不通。只能通过后方运送粮草,才能保证将士吃饱。
收到传信后,太子杨慎赶紧派人请来丞相李央,御史司马传,国舅于让。三人来到后,太子杨慎开口道:“李爷爷,司马御史,舅舅,父皇又派人来催要粮草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大将军那边,也已经催要两次。照这样下去,国库财力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此时该当如何?”
老丞相李央缓了缓开口说道:“太子殿下,陛下此次亲征,是因为这几十年游牧族欺我大齐边民所致,去年望京城一场大战,陛下早已经怀恨在心。再加上陛下所率左路军前期战事不利,陛下更是恨上加恨。陛下此次一则是为几十年所受屈辱讨债,二则想要一战而平定草原,为子孙后代除去一心头大患。所以此时,想要陛下收兵回京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竭尽全力,筹集钱财粮草,以供陛下前线作战。”
听完老丞相此语,御史司马传想了想开口道:“话虽如此,但是事却难办。现在国库近十年积累,已经快要耗尽。恐怕再支撑一个月,就是极限了。四大王府在大战开始时,觉得有利可图,确实提供了部分粮草财物。但是,随着大战持续下来,消耗过大,各王府恐怕已经支出了大半财力。再加上陛下又借走了四大王府运粮兵马,四大王府现在已经不再出力。而六部官员下派去催收往年所欠赋税进展不利,收效甚微。此事,极为难办。”
“此事为何难办?是各地地方官阻挠还是各地大家族阻挠?”太子杨慎问道。
“都不是,而是百姓不交。”国舅于让开口道。
“百姓为何不交?天启历2774年,扬州城遭遇海啸,受灾百姓无数。父皇下令当年税收全部用来为扬州赈灾,并减免扬州赋税一年。天启历2770年,冰州遭遇寒流,冻死冻伤百姓无数。父皇派工部大量购买蛮州,齐州所产焦炭运往冰州免费发放,帮助百姓度过严寒。天启历2765年,齐州水患,朝廷派兵遣将为齐州修筑泄洪工事。其后,调拨巨款协助百姓重建村寨。太宗时期,也多有赈灾之事。太祖时期,更是协助四大王爷建立王府,调拨财力扶持,更是划出了王府所在四州税收赐予四大王府。自太祖时期以来,国库几十年税收,大多用于各州百姓身上。如今,父皇为了边境安宁,更是不惜以身犯险,率军亲征。前方的将士们浴血杀敌,难道后方的百姓们,拿出些钱财粮草都不愿意?这是何道理?”太子杨慎怒急反斥道。
“太子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国舅于让安慰道。
“如今天下九州,四州归属四大王府。其余五州,北方幽州历来贫寒,土地难以生长粮食。北方百姓,每年都要靠朝廷救济粮食才能存活。冰州赋税多以北方特产物资皮革等充抵,几乎年年都有拖欠。但是,北方人吃苦耐劳,每当朝廷有大型工事建筑开工,劳工苦力多以幽州,冰州北方人为主。而西方梁州,多有战事,百姓种植的粮食等农作物,经常受到游牧族侵袭而无法收获。西方两州百姓闲事为农,战时为兵,是历年来帝国防范游牧族侵犯的主要兵源。自太祖皇帝开始,对梁州税收一事,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京州之地,多以达官贵人封地为主,多有逃避赋税,朝廷之上,官员勾结,却也无人追查此事。齐州乃是太祖皇帝龙兴之地,各城城主,守将都与皇家有些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今年齐州境内齐河又泛滥成灾,淹毁农田粮食无数,所以陛下免除了齐州今年的赋税。扬州历来富庶,扬州沿海盐业,渔业发达,境内更是大片平原之地,所产粮食颇丰。赋税一事上,只有扬州不曾拖欠。”国舅于让缓缓解释道。
“太子殿下,此局面并非一日一年之事,而是多年以来成了定局。”老丞相李央感慨道。
“李爷爷,此事该如何破局?”太子杨慎追问道。
“黄总管,让殿内众人退出去。”国舅于让对大太监黄岳吩咐道。
“是!国舅爷。大殿内无关之人,全部退下!”大太监黄岳应承了一声后,朝着殿内众多小太监吩咐道。
看到殿内众多小太监退出去后,老丞相李央开口道:“太子殿下,若想解决赋税一事,可由京州最先开始。京州境内达官贵人,富商豪绅最多,九州财富,京州独占一半。但是,京州境内却也最难处理此事。皇亲国戚,朝廷大员这些人,太子殿下该如何处理?”老丞相李央说完,眼神瞟了下国舅于让,国舅于让并未注意到。
听老丞相李央说完后,几人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会,国舅于让开口道:“太子殿下,老丞相,如果由太子殿下颁布一道旨意,号召众人捐款如何?旨意一下,我先带头捐出全部家资,京州内达官贵人,富商豪绅是否会效仿?”
“此事可行,却不会有太大效果。国舅爷捐出全部家资,作为表率,只会让众人猜想连篇。毕竟国舅爷位高权重,战争一结束,国舅爷的损失陛下会补偿。但是,各位达官贵人,富商豪绅会得到什么呢?在他们心中战争结束,国库空虚,国家什么时候会给他们补偿很难说。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只是得到皇帝陛下的赞誉而已。而且,若是大家都效仿国舅爷此举,家资多的只是捐出小部分,却已经是家资少的全部家资的数倍,此时家资少的就算捐出全部家资,也不会在众人之中显眼。于其如此,还不如不跟风。若是众人都有此心思,此时,谁还会捐款资战?”御史司马传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行不通,那御史有何高见?”国舅于让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