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认知相同互相吸引
十九
在生活中,认知差异的表现方式很多:我们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扔下“三观不合”的话语,转身离开;两人本来相见恨晚,可是聊着聊着,开始彼此疏远。为了生活中最大程度的减小交际阻碍,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种吸引与排斥共存的精神现象:
同样身价百亿,白手起家,开劳斯莱斯和开比亚迪的两位富豪相遇,第一次见面,他们聊起各自起家的经历,如何艰辛,如何的有趣,相谈甚欢,产生共鸣。此时因两人都对“白手起家”的过程引以为傲,所以带来认知相近的感觉。彼此产生好感,之后约定了下次的聚会时间,带着美好回忆,告别离开。
第二次聚会,两人在停车场碰面,劳斯莱斯富豪打趣问到,怎么开个比亚迪就来了,比亚迪富豪笑答,开习惯了而已,劳斯莱斯车主怀疑地问,哪有百亿身家的人开这种破车,之后的对话我们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次聚会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失去了之前的热情。劳斯莱斯车主误以为对方产生经济危机,已没有了之前的能量光环,不再具备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资本;比亚迪车主介怀于对方的眼界,也不愿再推心置腹。因为认知上的差异,双方的精神上都不再相互慰藉,开始排斥、渐渐疏远。
所以,认知水平相近的个体互相吸引,认知差异较大的,相互排斥。生活中,完全相同的认知,理论上并不存在,并且,你的父母,朋友,亲人,伴侣,这些与你联系紧密之人,都无法因为认知差异,而进行主动疏远。你们即使某一段时间,多个方面认知相同,也会在之后的社会经验、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原有认知,造成下一刻新的差异。
认知的差异,必然长期存在,偶然间的完美契合,也只会停留在短暂的片刻。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认知相近,互相吸引”这个道理就好,真实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没有完美。更多的,是要去放大认知相同的感受,主动去忽略认知差异的感觉,这样做,你不仅可以和周围环境,相处得更加融洽;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减少生活中的各种阻力。包容,是你必须实现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你融入这个世界,最为理想的一种方式。
我们在书籍、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也会选择认知水平接近的。而如果认知水平接近的同时,又稍微高于我们的认知,那我们在能理解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思想上的成长。这不光会得到我们的认同,也会满足我们进步的欲望,这种满足的频率越高,我们就越沉迷其中。但当频率高到我们的思维能力跟不上时,我们依然会进入无法认知的迷茫状态,开始产生排斥。
那些低于我们认知的视频、书籍,比如违反道德的、违背伦理的、有害于社会发展的、我们本能排斥,这个很好理解。这里要讲,当中间值出现的时候,我们分不清认知高低的一种情况:
我们会遇到一些我们喜欢看,但大家又在骂的内容,同时我们感觉骂有骂的道理,喜欢也有喜欢的意义。这个时候,我们要如何看待,如何选择呢?当我们嘲笑一个荒谬的想法时,它却可能成为几千年后的真理,而这几千年后的真理,依然可能在几万年后,被人们新的认知所颠覆掉。我们永远无法保证一个观点的绝对正确,我们只能约束其在当下环境中,不给我们造成过大的阻碍。所以,当我们接受到的讯息并没有触犯法律、违反道德、违背伦理、没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角度去看待它的存在。
绝对意义上讲,认知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本书给认知分高低,也仅仅是为了方便信息的传递,方便我们的理解。比如对“美”的认知,我们各不相同,你可以觉得这种是美,他也可以认为另一种是美。对“财富”的认知也可以各不相同,你可以认为拥有了财富便无所不能,我也可以认为财富在某些情况下,一无是处。认知本身没有对错,它只是是否被你接纳,是否被其他生命接纳,是否被这个世界接纳,或者,是否被另一个世界接纳。
对于追求实现意志的你,丰富自己认知的同时,你可以在生活中,接近那些认知类似的人,这将使世界对你产生的阻力相对变小。而对于那些认知与我们不同的人,我们可以给予足够的包容。
当你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各抒己见的声音,可以不悲不喜,公正且毫无偏见的时候,你才能真正不受世间其它意志的影响。在这百态的人世间,保留下心中的一片净土,才可渲染脚下的山河,想要勾勒出想象中的天空,那就挥笔起墨,因为,你,就是作者。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