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阿里之说(二) (3 / 3)
故人类在不断创造着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不断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民俗文化离开了人类,就无法谈及甚至失去了生命力。人类的劳动史是产生民俗文化的源泉和基础,而民俗文化又影响制约着人类的发展。阿里这个区域性人类社会,也必然产生区域性的奇特的民俗文化。
注释:
拉达克:邻近阿里地区的一个民族,古时曾经有过拉达克王朝。
②多香: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的一个村,现存有多香城堡遗址。
③南丝绸之路:这条路从现今四川成都出发,走西昌,然后到云南省的南华。由南华向东分两路:向东达滇池;向西出保山,后到缅甸,再西行抵印度。然后再分两路:一路往西北到达巴基斯坦,入阿富汗,越过中亚,最后到地中海地区;另一条路往南行,出孟买,走诲路到地中海。
④北丝绸之路:这条路从今日的西安出发,经甘肃张掖、酒泉、武威、敦煌等地,西出阳关(玉门关)。至新疆哈密,然后分南北两路(即天山南北)到达葱岭,越过中亚,到达地中海地区。
⑤海上丝绸之路:亦称“香料之路”。这条路是指我国同中亚、地中海沿岸诸国的海上交通路线。
⑥东西交通——“麝香之路”:即经过青藏高原连接欧亚的通道。这条通道在公元7世纪以前就已存在。这是一条主要运输麝香(西藏产)、丝绸(内地产)的商业通道。同时也是一条军事、外交、民族迁徒、宗教传播的通道。
⑦祥寿仙女峰:即珠穆朗玛峰,西藏神话传说中以“第三女神”来称之。西藏人民尊称它为“神女峰”。她海拔为8848.13米,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上。雄踞地球之巅,为万山之首,俯视群山。
⑧醍醐:精制的奶酪或一种浮于水表层像酥油一样的沉积物。文中“地醍醐”指后者。
⑨三趾马:顾名思义,它是有三个脚趾的马,是现代马的祖先。吉隆盆地发现的三趾马化石,生活的高度,人约在海拔1000一1500米之间。喜马拉雅山地区经过中新世中潮的强烈地壳变动后,近1000万年的时间里。各种哺乳动物迅速繁殖的突出代表便是三趾马。
⑩腊玛古猿:有人称腊玛古猿中一部分为西瓦古猿,二者之间是雌雄关系,即性的同种二形。腊玛古猿科学界普遍认为是早期人类代表。年代大约在距今1400一1000万年之间。最早这种化石发现于巴基斯坦与印度接壤的西瓦立克山。腊玛古猿化石和1910年被定名为森林古猿旁遮普种的上颌骨碎片以及1934年定名为希腊玛古猿短吻种的上颌骨碎片,原来都被认为是森林古猿类。1965年有人重新作了研究,认为他们属同一种类,从形态上看都属于人科,后统一采用旁遮普腊玛古猿学名。腊玛古猿吻部短缩。犬齿颇小,缺乏一般猿类常用的攻击和防御的武器。所以人们推测它能用手抓住树枝和其他自然物进行防御和取食。手的解放说明可能已会行走。迄今为止,我国云南省是腊玛古猿化石最丰富的地区。
⑾狮子舞:狮子的颈及身体部分均以色彩艳丽的纺织品制成,8只脚由4人配合的一种舞蹈。
⑿弦:象雄语,“shon”的音译,本意为“舞蹈”。一般由10个女人横列一排,交臂牵手,平地起舞,舞姿平和沉稳,有人称之为“踏步舞”。宫廷、庆典、婚礼、节假日等活动,常跳这种舞,现在阿里还很流行。传说,古格附近共有13个村子,在节日期间欢聚一堂,兴起而舞,携手同乐。雄伟、壮观的古格建筑群从下往上,要穿洞而行,弯弯曲曲,拐来拐去,作者由此而受启发,创作了弦舞。表演时,一面唱,一面牵手弯曲而行进,舞姿优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