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阿里之说(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阿里之说(二) (1 / 3)
        岩画一舞蹈一婚俗一服饰

        高原上特有的民歌/阿里苯教时期葬礼之谜/阿里民族服饰空前少有/岩画上绘有不可能产于阿里骆驼和驼鸟/象雄有8000一13000年历史的观点/相信象雄文之谜总会揭开

        近年来,在阿里地区日土县等地发现的岩画。据考证,阿里岩画分早、中、晚期。岩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劳动中得以升华,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艺术。

        当时,人们把一些生活场景或是他们的精神向往等,刻在石头上,主要有马、羊、牦牛、驴、鹿、羚羊、鱼、羽毛、房屋、狩猎、放牧、人、日、月、山等。随着考古的发现与进展,考古学家已把阿里的岩画,列入巨石文化圈来进行研究。

        据考证,岩画上绘有骆驼和驼鸟(不可能产于阿里)。骆驼主要产于中亚等地,而驼鸟则是非洲沙漠地区的产物。这说明当时交通经济的发展,已冲出阿里的范围。

        另外,岩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牦牛、羊、马等。这个动物构成序列,接近现今日土一带的草原牲畜种类。而出现频率较低的斑马、野猪、鹿等动物,在阿里地区已经绝灭。这样一个以野生动物为主,有少量绝灭动物的动物种群中,代表了一个接近现代而又别于现代的生态环境。按动物群分期而论,大约是1万年以来的全新世时期。而岩画上数量较少的鹿、斑马、野猪等,则是生活在有木本植被覆盖的地区动物。由此,可以推测岩画所代表年代的自然环境,要优于现今海拔4200多米的班公湖南岸地区。

        如今,班公湖南岸地区的生态环境,与阿里地区全境相比,除比措勤、改则、革吉三县较好之外,比之普兰、噶尔、扎达三县都差。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大约在1万年以前的阿里,其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于当时班公湖南岸的自然环境,这与阿里苯教徒所说的象雄有8000一13000年历史的观点相符。

        象雄时期,大约比第一代赞普(吐蕃国王)早200年的岩画上的“雍仲”符号,最后演变成为万字符号,逆时针方向为苯教,顺时针方向为佛教,由形象变成为一种装饰。据猜测,很有可能是藏文前身象雄文演变过程的依据。

        岩画上还出现“目”形符号,可理解为“天梯”、“陷阱”里的动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有一种开拓思想,用原始的石器、矛、箭等工具捕猎上升为用智慧来猎取。他们已经能够把自已的行为活动和思想感情,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还有岩画中鹿身上的“∽”形图案,已具有一定的装饰效应,包括万字图案都已不单单是绘画,而是已经上升为艺术,用于生活之中并当作一种美妙的象征。再如陶器、铁器、瓷器上的花纹及刀、矛、铠甲片、皮制荷包等无不是实用与装饰、和谐与美的统一体。

        当时的人类为了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愿望,经常发生战争。古格甲衣的发现即可证明这一点。古格甲衣里的A型和B型甲衣可与明刻本《武经总要》里提到的宋代披膊相类比。A型甲衣只阿里独有,很可能是类似一种宋皑甲的东西;B型甲衣类似于清代前锋较甲和亲五甲护腿部分。其中在一甲衣上还有倒“福”字样,这充分表明当时与内地相互影响、模仿,也可能是战争和友好往来的联系。

        世代生活在屋脊之上的阿里人民,由于地广人稀,高寒缺氧等特定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形成了自已独有的民俗歌舞。

        最初,也许人们为了方便相互之间的信息、感情的传递与交流。而居住又那么分散,只有以高声呐喊、呼唤来取得与对方的联系,久而久之,随着不断的演变,便形成了高原上特有的民歌。高原民歌具有声音高亢洪亮、粗犷、豪放,音乐古朴、典雅等民族风格,与内地声音圆润、甜美、优雅等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还有舞蹈。据考证,当今西藏流行的“弦”⑾妇女牵手踏步舞等舞蹈,就是从阿里传向西藏各地的。

        公元1042年,阿底峡大师进藏。当时,古格国王组织庞大的欢迎队伍隆重迎接:300匹马和300个身穿白衣服的骑手高举宝幢、伞盖、缎帽浩浩荡荡前往迎接大师,道路两旁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跳起庄重的“弦舞”,僧人们吹起国王专门为迎接大师而制造的铜质特大长号……这些在古格遗址的红庙大经堂右边的大型壁画上有详细记载。

        古格壁画中的舞蹈,如狮子舞⑿、跑马、手鼓、宗教神舞、弦舞等,造型丰满、深厚、剽悍、刚劲、朴素、彪野。同时又不失优美的舞姿。高原人本身就具有一种健壮、豪放和剽悍美,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分不开。舞蹈中的好多舞姿来源于各种动物造型,并升华为艺术美。如雄鹰飞翔、牦牛狂奔等动作造型。当今的藏族舞蹈,也多体现了这种风格。

        古格壁画所表现的优美舞姿,其形体、动作、造型可以说已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欣赏水平和社会繁荣景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