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七百年古格王世系 (2 / 2)
拉尊江秋维(他到中年出家后取的法名,幼小时称扎西沃)继叔父拉喇嘛益西沃的事业,成为托林寺的住持,还在芒囊修缮、扩建了江久林寺,建造了闻名于古格境内的江久金塔(后来,在古格各地修建了为数众多,而且形状相同的塔,大部分已经被毁坏,惟独在多香保留得十分完美),在托林寺建筑了色康大殿(这就是有名的仁钦桑布大译师寝殿,共有三层,第一层为红殿,冬季居住地,第二层为黄殿,春秋居住地,第三层为白殿,为夏冬居住地,在此殿内至今仍保留着金汁绘就的壁画,颇有研究价值。)
由于松艾弃政从佛,故在古格中断了几代掌政王。后来,吉德尼玛衮的次子,泽德王来到古格后,在其势力范围内建立起强大的古格王国,首都建在原象雄18部的中心首城古格扎布让卡。他雄才大略,重整旗鼓,掌政兴帮,治国有方。不久,古格便成为扎布让这一势力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并在桑卡·杰伦达色、香绒·杰丹仁莫、觉儒·德瓦扎西、拜巴等大臣的辅佐下,古格王国的势力越显出强大。还用武力征服了周围的部族,统领范围不断扩大,成为这一时期西藏历史上最有名的王朝,威震中亚。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势力的扩大,上层建筑领域的藏传佛教上路宏法也由此兴旺。在他掌政期间,大力支持托林寺主喜瓦沃(拉德王之幼子,出家以前称颂德)。为纪念阿底峡大法师去逝22周年,即于公元1076年,在该寺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大法会。因为这一年正好是藏历火龙年,故这次大法会史称“火龙年大法会”,也是雪区各地佛教徒的第一次大型结集法会。来自多康、卫藏地区的大量佛教高僧们聚集一堂,各抒己见,传授显密,规范教规,整肃教法。此次大法会,在古格王国的历史上以及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上都具有极其深刻意义。对稍后一段时期内藏传佛教各派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到了第五代古格王旺德时,他继承父业,在象泉河谷南边和北边建立了古卡顿等诸多城堡。并由桑卡、噶吉和扎拜等辅佐国王的政教大业,在达巴等地统管治政。其精明强干,大力发展政教事业,境内空前繁荣昌盛。在史书上对他以前的几代王记载甚微。他的儿子齐琴查索朗泽掌政期间,出现了王臣不和的事件。古格王很快就平息了内乱,处决了所有主犯,但由于舅甥不和的缘故,未能把余犯斩草除根。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扎西泽继承父业,昌盛象泉河谷,不遗余力。次子觉卧杰博来到库奴(什布奇山口西边的部族)治政。幼子卧巴泽在绒琼(底雅)执政。此时由于领域过分扩大,激起噶洛人的不满,并兴兵侵入,杀死了古格王扎西泽。幼子也丧命于外域。于是,次子觉卧杰博继任古格王战胜侵略军,王业自衰至盛。
在他以后,扎西泽的儿子泽巴赞继任古格王,发扬叔父宏业。内政外策略顺义适时,古格王再度崛起。他取了两名妃子,一曰拉坚妃,与她得子吉德赞和泽丹艾。一曰罗丹妃,与她得子拜卧赞和堆斯一堆赞。当父王泽巴赞去世后,王妃和儿子们在托林寺为他举行了极为隆重的送葬仪轨。就在此时,象泉河北边东噶皮央的一些僧人与扎布让卡的某些人不怀好意,挑拨离间,两位王妃间产生矛盾,互不相服,对峙的裂痕渐增。最终南北分离,势不两立,各自掌政。好端端的古格政权分为两摊,由吉德赞执政于北边,由拜卧赞执政于南边。北边的吉德赞,聪明能干,治政有方,颇富盛名。他有两个儿子,尼德赞(出家为僧,宏扬佛法)和朗德赞。朗德赞有三个儿子,其中尼玛德继承王位时期,政通人和,资财俱增。他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格蹦继任王位,他在兴建佛寺,投财倡佛方面成就突出,并被后人们称之为法王,享年七旬便寿终正寝。他也有三个儿子,其中的次子拉噶继任王位,在芒囊兴建了四座殿堂,他不仅对外进行扩张,征服了外敌的侵扰,还善于治理内政。他的儿子曲杰扎巴继位后与大臣巨拜达盘一道,治理疆域,功勋卓著,人丁兴旺。他的儿子拉秦扎巴德即位后,不断扩张领地,第一次让东南边的普兰和亚泽也臣服于其下。到后来还把西南边的甲诺木、尼帝、仲尼、尚朗、俄如等部族统统征服,古格王国的势力达到顶峰,成了左右中亚的王朝。与此同时,大兴佛法,收复人心,安抚民众。并向在其领土内的各大小寺庙供奉大量布施,塑制佛像、佛塔,用金汁印制经籍等以示其众善利乐的行为。尤其,他第一次与直贡噶举派建立了供施关系,也就是直贡派创始人杰丹贡布的第六位继任者古如达玛热扎。还派出了一百名亲信携带黄金、黄铜和药品等送给直贡噶举派于神山冈仁布钦的传法基地。他于藏历阴火年(公元1397年)故去,享年48岁。
他的儿子朗杰德继任王位,史书称他英俊潇洒,身强力壮,智慧过人,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精通“汉子九术”,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古格王国的繁盛起过巨大作用。牧民们牲畜繁盛,年年丰收,城区商业发达,物品繁多,王室昌隆,无天灾人祸,更无外侵内乱现象发生,众人过着和平安宁的美满日子,可谓古格王国发展史上黄金时期。藏历阳土马年(公元1459年),他还应拉达克王的求援,派兵平息内乱。并用兵力把桑噶境内的匪帮祸首斩草除根,为境内外的安定立下了汉马功劳。在芒囊的城堡安度晚年,直至68岁才去世。他曾娶过三名妃子,都没有得子,最后从象雄河南边的罗堆娶来妃子拉宗。并与她得子朗卡旺布平措德拜桑布,于藏历阴土年(公元1649年)诞生在罗堆,并取小名为绕丹平措德,16岁那年应邀到象泉河北边的齐旺(皮央)。父亲在世时,与德高望重的前辈们商议后,从拉达克娶来妃子赤江。当时在此有著名的佛学大师宗喀巴的名徒弟阿旺扎巴等众多高僧,以及还有一帮深谋远虑的大臣,诚实肯干的随从,在极其良好的条件下继的位,他致力宏扬佛法,到了晚年,在普兰的廓恰寺出家为僧,取法名为拉尊释迦沃,在嘉让卡城堡去世。他的儿子桑杰德拜桑波继任父位,先娶了朗卡杰莫为妃子,但始终未能得子。于是,于藏历虎年(公元1482年)娶了普兰头人桑杰拜桑的女儿索朗桑莫为妃子,与她得子洛桑绕丹,其非常能干,业绩卓著,他的儿子为贡玛帕巴。其子扎西德掌政时间较长,在古格王朝发展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他向当时在神山、圣湖修行的众多直贡噶举派名僧们提供了颇丰的食物资助。同时,通过这一教派,古格王与后藏有了更多的联系。他还与邻近的拉达克王拉钦欧珠及亚泽掌政王友好相处,从此,亚泽一系和古格王系成了亲家,谁有难谁相助。由于他们之间建立了特殊的关系,别的各邦也对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赞玖德以前,亚泽的势力极有限,时常被别的部邦欺压,自从他执政以后,势力愈加强大,还与前后藏建立了密切的政治与宗教关系。总之,扎西德在古格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至今,阿里民众对他极为崇拜和仰慕。
扎西德之子扎西旺久,其子拜衮德除了在其领域内名声显赫的托林寺等各寺庙兴法建业外,还与神山、圣湖的直贡噶举派的显密大师多增尼玛贡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拜他为师,学习佛法,由于大师精心传法,作为回报古格王把普兰噶尔冻之沟头玉普、沟腰拜普、沟尾曲普以及上下萨朗等封给大师的住持,即神山南面的江扎寺,作为供养寺庙的庄园。至此直贡噶举派在古格王朝的领土内扎下了越来越深的根。当然,对古格王来说,巩固自己的政权也是极有利的,不然,拉达克、亚泽等借助竹巴噶举派势力开始对古格王朝构成了很大是威胁。拜贡德的儿子古格扎巴德和王后桑珠杰莫的父母把直贡噶举派大师多增贡噶坚赞邀普兰杰底卡,请他传授佛法、施加影响。并封给他普兰上下唐亚,更加完善和牢固了他们之间互利互惠的供施关系。在古格王索朗伦珠罗桑热布丹时期,与普兰头人贡桑一道,出大量物资,保证了在神山、圣湖及古格境内众多直贡派僧人的生活。此时,直贡噶举派势力在前后藏受到了各教派势力的挑战,可是在阿里,由于有了古格这座强有力的靠山,其势力越加强大起来,古格王也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等方面的原因,对他们寄予了极大期望。
到了古格王杰丹旺久和普兰头人索朗绕丹时,把曾被竹巴噶举派势力占去的直贡噶举派的寺庙庄园和某些草场归还原主,还拜多增贡噶扎巴为师。古格王扎西衮时,还与第21世直贡寺主曲杰平措有过直接的联系,还利用多增仁钦拜桑、多增扎木杰丹增等的影响,不使拉达克狂妄,即使历代古格王借助直贡噶举派势力对峙拉达克及竹巴噶举派势力,甚至给他们施加压力,但到了古格王扎西查巴德时,古格王朝终于被拉达克王吞并,他也成了古格的末代国王。
当时,虽然古格人对拉达克的侵略进行过有力的反击,但终因势力过于悬殊,在其城堡内被围困很长的时期。由于城堡非常险峻,王宫高高在上,宫内有完备的提水暗道,国王安然无恙。拉达克官兵,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役使城堡下生活的所有百姓,从很远的城堡西边的石山(因城堡周围尽是土林,没有石头来源)搬运石头,从城堡东面的半坡垒起双重石墙(至今完好无损地保留着,它是历史的活见证),试图垒至王宫后,活捉古格王。当国王从宫顶瞧见自己的百姓们累死累活地为敌军买命,并被他们当牛作马一样对待,有的被抽打得遍体鳞伤,很多百姓由于石头背得过重过多,掉皮、烂皮、折掉条条肋骨,脓血气味熏天,甚至心肺等内脏都露了出来,国王于心不忍。便一手托着一盘金碟,另一手托着一盘银盘碟,自动下宫,向惨无人道的敌军自首,敌军当即就把国王生擒活捉,其勇敢的臣民纷纷跳崖自尽。敌军上去把王妃、爱女、近妾等从高耸入云的宫顶扔出,当看到穿着五彩缤纷服装的王妃等从空中飘飘而降时,敌军却幸灾乐祸,好似观看赏心悦目的节目,拍手叫好,连说再多扔一个下来,确实惨不忍睹。
惟独一位重臣,用毡子包住自己的马匹,从提水的暗道拖至城堡脚下,然后快马加鞭,跋山涉水,跑到萨让的拜噶村。拜噶人以为,这位大臣实在可恶,国难临头之时,不保国王,为了自己的性命逃之夭夭,该当重罚。于是,把他捆绑在一块磐石上活活打死。后来,噶厦政府收复古格后,得知实情,为了严惩拜噶人的无知,让他们每年向扎布让宗本交纳难以承担的粮税,直至噶本政府彻底垮台。
纳格德
巴德幼子,生子赞劫德,往亚泽为王,后让位与礼喜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