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贿赂,后患无穷 (2 / 4)
如果郑成公派个使者光明正大地与楚国接触,那是两国之间的礼尚往来,属于正常邦交。但他偷偷摸摸的做法,明显内心有鬼。
即使保密措施绝对严密,但这个世界上,除非你不做,做了就无法隐瞒,‘棱镜’是无处不在的。
秋季,郑成公又乐呵呵去晋国拜访,想两面通吃,结果刚到就被扣押,拘禁在铜鞮(今山西省沁县南)。
他私会楚国,收取贿赂的做法,已经触及晋国的底线,激怒了晋景公。明面服从晋国,暗中勾结楚国,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晋国派栾书率领大军伐郑,要武力收服郑国。
国君被扣押,内部无主,大臣各怀心事,这仗怎么打?败局已定,郑国不得不派使者伯蠲去求和。
伯蠲(juān)作为使者前去和谈,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却因为栾书的过分之举,让这次出使成为悲剧。
弱国派遣使者求和,古往今来早已司空见惯。打不过,就和谈,其中使者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但是,栾书却不按常理出牌,做了一件让人非常不齿的事——把伯蠲杀了。
人家是使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自古流传的规矩,懂不懂?你怎么当元帅的?几千年的光荣传统,就这么毁在栾书手中。
真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两国的仇恨,还不至于迁怒于一个无辜的、手无寸铁的使者。冤哉!
不过,伯蠲也可以瞑目了。他就像太空中的一颗小流星,一闪即逝;历史为他记住了这一瞬,他成了第一个在战场上被冤杀的使者。
无奈之下,郑国向楚国求救,令尹子重立刻率军伐陈以救郑。
晋楚的军队在战场上僵持,内部却出现了转机。
晋景公在国内视察的时候,无意中见到了一位楚囚——钟仪。经过询问,发现此人忠信仁义,在士燮的劝说下,晋景公放回钟仪,希望与楚国通好。
南北第一次的‘弭兵大会’,已经为期不远了。
由于莒国参加了马陵之会和蒲之会,楚军伐陈之后,又把战火烧向莒国,几乎灭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