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公的计谋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析公的计谋 (1 / 4)
        说起这位析公,还要回到大约三十年前。

        公元前613年,楚国斗克、公子燮之乱,劫持了登基不久的楚庄王。后来俩人被杀,楚庄王重新执政,析公受到牵连,不得不逃亡晋国。

        至于析公的家庭背景,犯了什么重要错误?史书没有记载,至少他是楚国的贵族。

        其实,逃亡晋国的楚臣不少,他们对晋国有巨大帮助。这位析公,按照时间排在第二号,与早期的王孙启,后来的苗贲皇、雍子、申公巫臣,可以称得上是春秋时期楚国‘五大叛国者’,也成为楚才晋用的典型代表。

        析公逃亡到晋国,被待为上宾,常常跟在晋君的戎车后面,作为主要谋士,时刻谋划楚国。

        再说郑悼公,由于楚共王刚正不阿、公平断案,判定郑国败诉,还抓了郑国的两个大臣,让郑悼公很没面子,回去后不考虑后果,毅然投靠晋国。

        如果别的国家投靠晋国,还可以容忍,郑国背叛,绝对不能容忍。郑悼公的做法,就像在滚烫的油锅中倒入一勺水,让稍许平静的南北争霸,再次掀起波澜,许多战士,许多国家,许多无辜的百姓,都被卷入其中。

        自从楚庄王去世后,楚共王年纪小,无法争锋中原,甚至没有出兵救援齐国,眼看着楚国的霸业江河日下。

        郑国地处南北要冲,牵扯到霸主的地位,楚共王继承楚国大业,虽然年轻,也是雄心勃勃。他可不想当个败家子,即使不能独自开创王朝,也不能丢掉父亲打下的江山。

        所以,必须要收回郑国。

        公元前585年秋,几乎是鲁国伐宋的同时,楚国令尹子重(公子婴齐),率军直抵郑国。一者救宋,更重要的是,惩罚背叛的郑国,夺回争霸的主动权。

        郑国刚刚来投靠,晋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晋景公派遣中军帅栾书率军救郑。双方在郑国的绕角相遇,两个超级大国的军队,再次磨刀霍霍,准备厮杀。

        先介绍一下晋国主帅栾书,他是栾枝的孙子,栾盾的儿子。栾氏原本是晋国的老牌公族,姬姓,在晋国盘根错节势力雄厚,是‘六卿’中的常客。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8年冬,郤克最后一次露面,就没有了消息。公元前587年冬,晋国伐许救郑,栾书取代了郤克的位置,首次担任中军帅。

        很可能,郤克病重或病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