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等的德行 (1 / 4)
再说鲁成公,自从与楚国在蜀地暗中结盟,一直提心吊胆。
这种事,按理不能让晋国知道,但怎么可能隐瞒的住呢?其详细情况,早已传到晋景公的耳朵里。所以,鲁成公总是担心晋国兴师问罪。
公元前588年夏,鲁成公亲自去晋国拜访,感谢晋国把‘汶阳之田’给了鲁国,顺便也平息一下晋景公的不满。
‘汶阳之田’,多年来成为齐、鲁最大的矛盾聚集地。为了这块土地,双方打来打去,‘鞍之战’的胜利,鲁国终于名正言顺地拥有了‘汶阳之田’。
虽然晋国把‘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但是,负责管理这片土壤的棘地人并不买账,拒绝加入鲁国,甚至不惜武力抵抗。
小小的棘地想抗衡,鲁国岂能甘心?
不过,棘地太弱小,根本无法与鲁国对抗。秋季,叔孙侨如率军包围棘地,然后轻松收回了‘汶阳之田’。
齐国没有出兵,也不敢出兵。‘鞍之战’刚刚过去,齐顷公的魂还没有安定,只能忍耐。但是,齐、鲁实力悬殊,依仗晋国收回‘汶阳之田’,这一切能长久吗?
冬季11月,晋国派遣荀庚(荀林父儿子)前来鲁国聘问,重温昔日盟约;同时,卫国派遣孙良夫来聘问,也是重温昔日的盟约。
两国使者同时到达,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先接纳荀庚呢,还是先接纳孙良夫?这点跟今天有点类似,是先接收韩国的国书呢?还是先接收日本的国书?
荀庚是晋国的下卿,上军将,在晋国排列第三位;孙良夫则是卫国的上卿,卫国的执政者。
鲁成公很为难,因为他谁也不想得罪,搞不好还会引起国际纠纷,故而询问知识丰富的臧宣叔。
臧宣叔说:“次国的上卿,相当于大国的中卿;次国的中卿,则相当于大国下卿;下卿则相当于上大夫。小国的上卿,则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下卿则相当于大国的下大夫,以此类推,这是古代的制度。卫国相对来说是小国,晋国又是盟主,应该先接待晋国使者。”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问吗?盟主派来的使者,面子也要大三分,当然要排在第一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