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案风波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案风波 (1 / 4)
        蜀地之盟,以楚国的胜利告终,但是,晋国没有什么实质损失,只是暂时被压制了风头。会盟结束,楚军撤退,却把各小诸侯扔在中原。

        公元前588年春,晋国率领宋、卫和曹国,讨伐郑国,目的就是报仇。‘邲之战’已经过去了十年,楚庄王、荀林父、孙叔敖、先縠、士会等许多主角,都已命归黄土。

        但是,耻辱仍在,仇恨仍在。

        虽然失败主因在于晋国内部矛盾,外因,则是郑国临场叛变,把晋国给卖了。

        十年来,郑国一直提心吊胆,提防着晋国。他们多次希望与晋国和好,但是,这么深的仇恨,作为霸主的晋景公,岂能忍气吞声?

        这次晋景公亲自带队,宋、卫、曹三国国君积极响应。宋文公、卫穆公都刚刚去世,没来得及下葬,新君也没有正式登基,继位的宋恭(共)公、卫定公不得不投入战场。

        晋景公率领联军,驻扎在伯牛(不详),从东部侵入郑国。

        郑国人早已探听明白,公子偃率军抵御,在鄤地(今河南荥阳境内)设伏,把联军打败。这次小规模的伏击战,历史文献不多,一般认为,打败晋军的偏师,主力只好撤退。

        本想复仇,没想到雪上加霜,被郑国咬了一口。晋景公无功而返,回去后,当年冬季建立‘六军’,隐有比肩周王的意思,吓得齐顷公亲自拜访,要尊他为王。

        郑国之所以敢跟晋国对着干,除了自身实力,背后也有楚国支持。胜利后,郑襄公派皇戌去楚国献战利品。作为中原诸侯,向楚国献战利品,丢人。

        本来,这是喜事,但是到了夏天,一件意外,打乱了两国的关系。

        许国,好久没有登上历史头条。当年的郑庄公,差点灭掉许国,迫于‘道义’的压力,放过许国。郑庄公死后,许国得以死灰复燃,但是,只能勉强保住宗庙,实力却越来越差,还长期被郑国打压。

        多年以来,许国都城被迫东搬西迁,勉强维持一点国家的尊严。自从被楚成王收服后,历任许君死心塌地的跟随楚国,基本就是个附属。

        郑、许两国的老大都是楚国,作为邻居,原本应该和睦相处,但是,他们之间却出现了裂隙。

        诸侯之间,也是一个金字塔,就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个道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