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才是神明的主人 (2 / 3)
他对少师的人品很了解,知道此人草包一个,属于贪婪成性见利忘义欺上瞒下之辈。
所以,斗伯比跟熊通说:“我们在汉水东面不能达到目的,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扩大军队,以武力逼迫别国,他们害怕而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因此难于离间。在汉水东边的国家中,随国最大。如果随国自高自大,必然抛弃小国。小国离心,对楚国有利。少师这个人很骄傲,请隐藏军队精锐,展示老弱残兵,以麻痹他,引诱随国来进攻。”
当时,楚国另一位大臣熊率且比提出反对,他认为,随国的贤臣季梁还在,这样做没用。
有佞臣必然有贤臣,这位季梁,不仅是随国一流的贤臣,春秋时期,在诸侯的贤臣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熊率且比的话有道理,斗伯比也明白,不过他认为,即使不成功,也没关系,主要是为将来打算。因为少师受到国君宠信,今天不受骗,将来一定会上当。
楚武王熊通接受了斗伯比的建议,故意让军队老弱病残齐上阵,而且懒懒散散,没有规矩,以此来麻痹少师。
这一‘示弱’的战术,被中国古代的战争大师应用几千年,屡试不爽。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师级别人物吴起,刚出道的时候,就是用这招,率领弱势的鲁军打败强大的齐军;秦、赵的长平之战,虽然输在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手里,最初也是示弱引诱他上当。
但是,楚国这次示弱,并没有成功,因为贤臣季梁的坚决反对,把楚国的阴谋搞砸了。
少师原本内心就看不起楚国,认为他们是蛮夷,茹毛饮血,没有开化。现在参观了楚军阵容,更加不屑一顾,他内心狂喜,再也不把楚国放在心上,认为楚军徒有虚名,不堪一击。
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看到的一切,只是楚国人故意做出的假象,是个天大的陷阱。所以说,眼睛看到的,未必就真实,这个世界,假象太多了。
楚国人看着少师得意洋洋远去的背影,笑了。
这个陷阱,将通过少师的嘴,传达给随候。如果能立竿见影,必让随军有来无回;如果不成功,权当埋下一颗种子,早晚有一天,随国会听从少师的建议,会上当受骗,会损兵折将低头屈服。
回去后,少师果然把所见所闻告诉了随候,认为楚军不堪一击,竭力鼓动攻击楚军,必然大胜。
随侯被忽悠的动了心,认为机不可失,准备出兵。
如果随国大举进攻,必将掉进楚国的陷阱,全军覆没。危机时刻,贤臣季梁站了出来,严厉地戳穿了楚国的示弱把戏,并且讲了一大堆道理,坚决反对出兵。
季梁说:“上天正在帮助楚国,他们的军队散漫,那是在引诱我们。君王何必着急呢?我听说,小国之所以能够抵御大国,是因为小国有道。所谓道,就是忠于百姓,取信神明。对百姓有利,就是忠;祝史虔诚祈祷,就是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