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雄起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雄起 (2 / 3)
        他可以逃往鲁国,那是自己的封地,都是自己的子民,却又担心连累自己的后代,最终,周公旦选择了楚国。那里是蛮荒之地,化外之民,只有楚国,敢收留他这位不速之客。

        周公旦是王室重臣,级别比楚君高太多太多,受到熊绎的盛情款待。后来,周成王知道冤枉了周公旦,派人迎接他回国。可见,楚国,在一些人眼里,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

        ‘岐阳大会’的时候,作为南方部落的首领,熊绎也被邀请参加。

        会上,大牌云集,熊绎成了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既然来了,就不要闲着。周成王任命他负责放置滤酒的苞茅,设立祭祀的牌位,并且和鲜虞人一起,看护庭中燃烧的篝火(《国语晋语》)。

        既然是诸侯聚会,各尽其职,理所当然。

        但是,由于楚国处于蛮荒之地,没有爵位,在王室自然也没有备案。诸侯吃饱喝足将要开会签约了,最关键的场合,熊绎却被刨除在外。

        这分明是瞧不起人,是侮辱。熊绎在南方也是一国之君,高高在上。现在千里迢迢来参加诸侯大会,连进入厅堂的资格都没有,只是负责在外面照看炉火。耻辱啊!

        来参加周天子的大会,原本是很光荣的事情。但是,熊绎和鲜卑族的国君,突然感到很寂寞、很丢人。他们终于明白,在周天子的眼里,自己永远属于野蛮一族,只能被当做佣人,干一些零碎杂活。

        周王室,对他们缺乏应有的尊重。

        很多小人物,都是经过许多磨难、被人羞辱、然后努力拼搏,才成为大人物。熊绎和鲜卑族的国君,都怒火中烧,回国后,就努力富国强兵。后来,鲜卑族在北方建立了中山国,骁勇善战,叱咤风云一时,战国时期被赵国消灭。

        熊绎是楚国的首领,论实力,现在的楚国,确实不如王室强大。周成王和周康王执政,正是周朝兴盛的时期,楚国,作为化外之民,没有发言权,必须忍耐。

        ‘岐阳大会’结束后,为了表彰熊绎,周成王把他正式分封到荆蛮。同时,赐给他‘子男’的爵位,定都丹阳(一般认为在湖北秭归东南),算是安慰奖。

        所以,《春秋》一般称楚君为楚子。

        其实,不封也不行,因为那里已经成为熊绎的地盘,拥有实际控制权。楚国把周围真正的蛮族都聚拢到自己麾下,害的自己成为‘南蛮’代表,这点却与秦国类似(西戎代表)。

        这就好比**大会,邀请了一位酋长参加,结果只是负责端茶递水摆果盘。到了正式会议,各国政要口若悬河,没酋长什么事,只能在外面打探结果。会议结束后,再感谢他的辛苦,给他一个名誉,封他为某地的酋长。

        子男爵位级别很低,就跟‘弼马温’类似。但毕竟比没有强,无论如何,得到王室的正式承认,成为诸侯大家庭的一份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